社会建设视野下的城市中产阶层
本文关键词: 社会建设 社会体制 中产阶层 出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社会建设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和西方国家城市中产阶层的起源和形成进行了梳理和考察。笔者的主要观点是:在西方国家工业革命早期,竞争伦理、谋利动机、经商欲望和新教信仰造就了一个以商人、工场主和专业人士(主要包括医生、律师和神职人员)为主体的中产群体。他们所享有的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经历,促进了西方中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身份认同的形成。这种阶级意识和身份认同成为推动西方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之后的多次社会建设和改良运动的重要经济与思想力量。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的时间里,也产生了一个商人、民营企业主、专业人士以及职业经理人为主体的中产群体。其中的部分有识之士也已成为转型中国社会建设重要的支持者和领导者。然而在城乡二元体制格局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较小的规模,较高的异质性,以及价值理念上的分歧,阻碍了中国中产阶层阶级身份认同的形成。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urban middle class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e desire to do business and the Protestant faith created a middle class of businessmen, workshop owners and professionals (mainly doctors, lawyers and clergy) who shared a common economic and social experience. It has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class consciousness and identity of the western middle class. This class consciousness and identity have become the important classics to promote the 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movements after that. In the 30 year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re was also a businessman, the owner of a private enterprise, Professionals and professional managers are the main middle class. Some of them have also become important supporters and leade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itional Chinese society. However,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and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some of them have become important supporters and leade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itional Chinese society. Smaller scale, higher heterogeneity, and different values hinder the formation of middle class identity in China.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分类号】:D0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欣;;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J];社会学研究;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熠慧;;从“失语”到“用脚投票”——农民工阶级认同的建构[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04期
2 张荣艳;;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生命力[J];长白学刊;2009年03期
3 董牧;韩欢欢;;对我国中产阶级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4 陆康强;;特大城市外来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与融入倾向——基于上海抽样调查的观察和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5期
5 《重庆市社会阶层状况调查分析》课题组;蒲奇军;钟瑶奇;李光云;罗伟;李佑静;;社会阶层结构、社会流动与社会和谐:自重庆观察[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6 陈春莲;;合理的阶层结构与和谐社会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陈春莲;;我国当代社会阶层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高峰;;论“生产方式”[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9 刘泳斯;张雪松;;从基督教国家到共产主义——恩格斯《英国状况》解读[J];党政干部学刊;2012年04期
10 林耿;王炼军;;阶层化背景下的就业空间——以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为例[J];地理研究;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师文兵;;汤普森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经验范畴分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罗岗;;想象城市的方式[A];“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建洲;;工人阶级意识:从马克思到汤普森的理论探索[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4 华正新;;“结构力量”与身份认同:私营企业中的技术工人群体——一种农民工研究视角的转变[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5 严霄云;;新产业工人阶层视角下的杭州农民工研究[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6 李瑞艳;;基于民族性的社会主义诉求——安德森从英国民族性特征对发达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哲学思考[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0)[C];2012年
7 杨晓玲;;剩余价值理论的新探索与和谐社会构建[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5 褚艳红;变动中的女性研究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晓非;工厂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董明;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D];上海大学;2011年
8 虞昕;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场域的主要特征[D];上海大学;2011年
9 郑庆杰;国企变迁中的工人身份认同与生产政治[D];上海大学;2011年
10 汪仕凯;工人政治的逻辑及其变革: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朝君;论约翰·契弗笔下的“中产阶级的危机”[D];湘潭大学;2010年
3 窦倩;资产阶级与趣味的问题[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4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章伟华;和谐社会视野下调控贫富差距与社会冲突互嵌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许璐;炫耀性消费的动因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石敬翔;工业民主析论[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霞;现实的表达 理论的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9 郭婷婷;论盛极而衰时期的英国劳资关系(1880-1900)[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徐西坤;政协界别角色变迁与发展趋势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齐卫平,肖照青;理论界关于当代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研究综述[J];社会;2003年06期
2 肖文涛;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社会学研究;2001年03期
3 刘欣;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基础[J];社会学研究;2005年05期
4 李培林,张翼;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近期政治制度创新的重点在哪里?[J];资料通讯;2007年06期
2 应星;国外社会建设理论述评[J];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11期
3 夏学銮;;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建设理论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7年07期
4 荣敬本;;经济社会体制的比较研究和苏联东欧国家政府职能演变的趋势[J];政治学研究;1986年05期
5 ;全球中产阶层危机[J];领导文萃;2011年13期
6 黄刚;冯海波;;论不同文化视野中的社会观及其在社会建设中的含义[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陈天祥;;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框架体系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苏军帅;苏文帅;杨文斌;;孔子人道观价值的当代社会意义[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7期
9 甘文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建设的经验[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邓;;儒家士人精神能够为当代公民社会建设提供什么?[J];当代社科视野;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孙国栋;吴家华;;西方公平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作用[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淑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理论前沿问题——“2005·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3 肖瑛;;构建总体性的友好社会——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4 陆德生;;试论管子关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思想与实践[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5 栾晓峰;;和谐社会的构建:理念、政治基础与突破口——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研讨会综述[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6 丁元竹;;社会管理概念的理论、历史和国际视角[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7 范文;;生态文明与公共治理[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洋;王国勇;;国外社会管理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研究[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尤剑平 孙秀芝;橄榄型社会结构利于和谐社会建设[N];大连日报;2005年
2 孙新彭;怎样理解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N];人民日报;2005年
3 徐华勤;成本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建设探究[N];常州日报;2005年
4 庞元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与建设小康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许耀桐 邬沧萍 郑杭生 吴忠民;多学科聚焦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沿问题[N];北京日报;2006年
6 张才金;找准着力点 构建和谐社会[N];团结报;2005年
7 郁建兴;和谐社会:是什么与不是什么[N];南方日报;2005年
8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 薛引娥;调动积极因素 构建和谐社会[N];陕西日报;2005年
9 宁健(作者为自治区党校教务处处长、教授);辩证把握 扎实推进[N];广西日报;2006年
10 刘德中;和谐社会的理论定位[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许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东旭;政治哲学视域的社会资本作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3 庄江山;制度的哲学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4 吴剑平;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府俘获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付传;西周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姚选民;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一种以中国为根据的问题化理论处理[D];复旦大学;2012年
7 肖爱平;现代西方女性主义正义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吴会丽;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哈耶克正义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习蕾;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治妥协[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铎;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及其对社会建设的启示[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3 怀琦;空想社会主义与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4 李杰;圣西门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田煈;儒家“礼治”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D];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积伟;马克思社会正义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彭婧孜;论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8 李小勇;论建立服务型国家和自立型社会的和谐架构[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年
9 宿园;公民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D];济南大学;2011年
10 王磊;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和谐社会建设[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34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34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