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西方新社会运动的跨国相似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0 11:35

  本文选题:新社会运动 切入点:跨国相似性 出处:《东岳论丛》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20世纪60年末以来,受全球化、政治机会结构以及抗议的跨国扩散等因素的影响,西方许多国家的新社会运动在运动议题、动员水平、组织形式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跨国相似性。尽管三个因素对西方新社会运动跨国相似性的影响不同,但三者是紧密相连,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了未来西方新社会运动跨国相似性必将增强的发展趋势。
[Abstract]:Since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the structure of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and the transnational spread of protests, the new social movements in many western countries have been on the level of movement and mobilization. Although the influence of the three factors on the transnational similarity of the western new social movements is different, the three factors are closely linked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ransnational similarity of the western new social movements will be strengthened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世纪以来的西方新社会运动研究”(12YJCGJW00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宏松;当代反战和平运动浅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岳长龄;西方全球化理论面面观[J];战略与管理;199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莉;;从英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和平主义运动看其绥靖政策的形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李跃军;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陈斌彬;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坚持国家经济主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姜宁川;陈泽远;佟兆廷;;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次云波;;冷战后的世界和平运动现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肖佳灵;西方对主权理论三次挑战的实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7 刘春荣;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建构开放条件下的政治发展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8 向从武;全球化的动力分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宁家;唐智勇;;试析“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削弱论”[J];法制与社会;2008年08期

10 赵树森;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思敏;;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和谐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运用[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7年

2 许健;;论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国家主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方旭飞;;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拉美社会运动[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群生;江泽民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段鹏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刘国胜;中国现代性建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D];武汉大学;2011年

5 徐步华;全球治理视角下的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魏航;欧盟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姚璐;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公司与全球秩序[D];吉林大学;2012年

8 史晓东;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职能[D];吉林大学;2012年

9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10 高峰强;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卓芸;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平;西安周边地区旅游景区地域性景观表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史涌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规模变化趋势及战略选择[D];山东大学;2011年

4 居欣;转型期中国政府专卖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向从武;全球化的哲学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信安全;珠江三角洲经济全球化进程及其空间分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秀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经济主权[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8 林海松;面向我国中小企业的全球化供应链计划、组织与控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9 段宗明;图书出版的选题策划及实现途径[D];广西大学;2006年

10 朱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保护论纲[D];山东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瑞昌;;“亚政治”与“新社会运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何平立;;认同政治与政治认同——“第三条道路”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变迁[J];江淮论坛;2008年04期

3 周穗明;;“新社会运动”与未来社会——西方左翼理论家论“新社会运动”(二)[J];国外理论动态;1997年18期

4 张西山;全球化和民族主义关系的考察[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谭晓梅;全球化对公共行政的冲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郇庆治,徐凯;吉登斯及其社会民主主义的全球化观[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04期

7 张亚东,王海波;全球化与欧洲地区民族主义[J];求索;2001年04期

8 赵金飞;如何认识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影响[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04期

9 陈建樾;全球化、民族国家与马克思主义[J];世界民族;2002年02期

10 孙辉;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新危机[J];唯实;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孟鑫;;西方新社会运动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佟玉华;;经济全球化视域下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向[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世安;;历史视野下的全球化与人权(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4 周穗明;;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5 谢静;;奥菲的福利国家危机理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拓;政治学的全球化带给我们什么[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刘燕明编写;意识形态全球化的本质[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记者郑成宏;国家仍是全球化最重要的参与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萨姆·金丁/文 刘君/编译;全球化兼容社会正义?[N];社会科学报;2002年

5 庞中英;解读反全球化[N];华夏时报;2002年

6 王志安;全球化下的社会主义运动方向[N];社会科学报;2001年

7 王希恩;全球化对当代民族问题的影响[N];学习时报;2002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周穗明;当前全球左翼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陈永国 (美)霍米·巴巴;弱势化:一种新的全球化[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金耀基 计海庆 整理;全球NGO浮出水面[N];社会科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饶淑莹;世纪之交的帝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陶日贵;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曹瑞涛;多元时代的“正义方舟”[D];浙江大学;2005年

4 徐越倩;治理的兴起与国家角色的转型[D];浙江大学;2009年

5 徐震;哈贝马斯商谈政治观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石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当今全球化之批判性反思[D];武汉大学;2005年

2 刘海明;论《万民法》的理论基础[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李延军;拉克劳、墨菲激进民主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勇;哈贝马斯话语民主的价值与缺失[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陈霁;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多元民主理论[D];山西大学;2008年

6 王立超;冷战后社会民主主义的变革调整评析[D];新疆大学;2010年

7 纪已睿;绿党的伦理思想及启示[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王丹;绿党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黄潇;再分配、承认与代表权——弗雷泽正义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38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38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2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