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多元“善观念”社会的政治生活安排——罗尔斯“中立性”政治及其局限

发布时间:2018-03-30 18:44

  本文选题:罗尔斯 切入点:多元“善观念” 出处:《理论与改革》2013年05期


【摘要】: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中把作为公平的正义重新界定为一种政治性理论,主张在不同"善观念"之间保持中立的无道德的政治观。这种政治观不仅以怀疑论或价值主观主义为前提,而且使得政治越来越变得技术化,不仅导致了道德危机感越来越激烈,而且使得国家与公民之间处于紧张的关系之中。弥补罗尔斯底线政治哲学的缺陷是放弃政治中立性主张,恢复政治生活的伦理取向,在政治正义这个主题基础上确立一个广泛的社会和谐的主题。
[Abstract]:Rawls redefined justice as fairness as a political theory in his book political liberalism. An unethical political view that advocates neutrality between different "good ideas". This political view not only presupposes scepticism or value subjectivism, but also makes politics more and more technicalized, It not only leads to a more and more intense sense of moral crisis, but also mak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citizens in a tense relationship. The deficiency of Rawls's bottom line political philosophy is to give up the political neutrality and restore the ethical orientation of political life. A broad theme of social harmony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theme of political justice.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政策议程设置机制创新与政府社会问题治理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2YJC81002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是主研人员
【分类号】:D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莘;;评罗尔斯“交叠共识”之理想[J];学术月刊;2008年02期

2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宝云;卢衍鹏;;生存的艰难与平凡的伟大——简评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张能为;伽达默尔“第三次启蒙”与现代科学化时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李昭昊;墨翟和平观的哲学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陈义平;权利与法治:康德法哲学的二维视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胡万年;“大自然的智慧”——解读康德《实用人类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燕;;当代詈语的嬗变[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秦越存;;现代性伦理危机与西方共同体主义的困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叶国平;;罗尔斯程序正义思想研究——以《正义论》为中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文娟;;共和主义自由与帝国的悖论[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文化精神[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秦越存;;解决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实践哲学进路[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刘军;;试论公民权与人权的差别[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9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丹怡;解读约翰·密尔的自由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袁慎浩;新文化传播视域下的鲁迅与《新青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罡;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闫立忠;公民体育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万俊人;;罗尔斯问题[J];求是学刊;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奇;罗尔斯与近代西方政治文化传统[J];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2 高园;对罗尔斯“差别原则”的评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3 孙小玲;;罗尔斯《正义论》中的主体际性维度[J];哲学研究;2008年05期

4 刘莘;;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J];哲学研究;2008年11期

5 王金伟;;罗尔斯“重叠共识”理念的形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1期

6 刘翠玉;;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女性主义审视[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马俊伟;;《正义论》中的法治探析[J];企业导报;2009年08期

8 姚大志;;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形而上学基础[J];哲学动态;2009年10期

9 周音;;罗尔斯的政治哲学思想[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王秀岗;;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超越与局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2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吕晓明;;公平正义价值的确立[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顾肃;;当代西方道德与政治哲学研究的若干热点[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汪伟全;;公共理性刍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姚大志;;何谓正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其他[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7 李华荣;;平等主义的良心——柯亨思想的一种政治哲学考量[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童世骏;;多元主义文化条件下的普遍主义政治何以可能?——尤根·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9 袁峰;;公平正义的理念与政府公共职能的配置[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10 陈国权;王勤;;论社会公正与政府的公共性[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青年学者 江绪林;捍卫自由[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水梦云;何为正义,,如何公平?[N];南方周末;2003年

3 秦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尔斯、诺齐克、布迪厄三人祭[N];南方周末;2003年

4 林波;罗尔斯:基于正义原则的平等观[N];学习时报;2006年

5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姚大志;当代西方正义理论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8年

6 谭彦德;商议民主与政治中的道德分歧[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廖申白;解读罗尔斯“公平的正义”[N];学习时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洪波;阅读伯林的十年[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何包钢;正义:乌有之情与现实之域[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张国清;打造中国的罗尔斯产业[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作辉;罗尔斯正义观念转向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孙平;当代美国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尹松波;理性与正义——罗尔斯《正义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王立;平等的范式[D];吉林大学;2006年

5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6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刘永红;政治自由主义发展的逻辑[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郭玉芳;新自由主义:自由与平等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9 赵亚琼;罗尔斯政治哲学中的理性(reasonableness)观念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李丹;作为政治建构的公共理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利军;自由与平等之争[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明;分配正义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卞松华;罗尔斯与诺齐克正义理论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郭凌瑜;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再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栋;正义首要性思想:批判与建构[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6 杨礼银;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原初状态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雅林;论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少军;“现实的乌托邦”[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舒适;宪政传统中的罗尔斯正义理论之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宁晓璐;论罗尔斯的重叠共识理念[D];湘潭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87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87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4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