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从政治角色错位看尼禄政治悲剧的根源

发布时间:2018-03-30 19:44

  本文选题:尼禄 切入点:政治悲剧 出处:《史学月刊》2013年09期


【摘要】:正罗马皇帝尼禄(Nero)身后遭致后人普遍唾骂,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其政治失败的原因已有基本定论,古典作家和近代史家大多以浓重的情感色彩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如塔西佗、苏维托尼乌斯、狄奥和爱德华·吉本等,将尼禄看作"品行恶劣"、"奢侈无度"(塔西佗著,王以铸、崔妙因译:《历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6页)、"荒淫残暴"[爱德华·吉本著,黄宜思等译:《罗马帝国衰亡史》(D.M.洛节编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页]的典型。现代学者试图从理性的角度来探讨尼禄垮台的
[Abstract]:The Roman emperor Nero was widely reviled by later generations. As the famous tyrant in history, the reasons for his political failure had been basically decided, and most classical writers and modern historians attacked him mercilessly with a strong emotional color. For example, Tacitus, Suvetonius, Dior and Edward Gibbon regard Nero as "abominable" and "extravagant" (by Tacitus, Wang Yichu, translated by Cui Miao-ying: history, 1985 edition of the Commercial Press, Page 16, "Barbarian brutality." Edward Gigi, et al., A History of the decline of the Roman Empire, ed. D. Mcroodes, Commercial Press, 1997, p. 14. Modern scholars try to explore Nero's collapse from a rational perspective.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分类号】:D091.2;K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马帝国的皇帝们[J];上海文博论丛;2004年02期

2 杨共乐;;“丝绸西销导致罗马帝国经济衰落说”源流辨析[J];史学集刊;2011年01期

3 中智博文;是尼禄烧了罗马城吗?[J];出版参考;2005年17期

4 塔西佗;;罗马城大火(公元64年)[J];文史月刊;2008年04期

5 冯定雄;;中国汉晋与罗马帝国时代的邮驿[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05期

6 刘润堂;;帝国的大动脉[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7年04期

7 符松涛;;早期罗马帝国城市化的动因[J];社科纵横;2008年10期

8 李大维;;论罗马帝国行省军团的警察职能[J];德州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史亚民;基督教的产生及其早期的发展和演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10 陆琼;;罗马帝国的伟大遗产[J];世界博览;199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福进;;罗马角斗文化(公元前3世纪—公元5世纪)——角斗娱乐消费阶层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曾国安;;论17世纪以来西方社会保障思想的演进[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3 高福进;;角斗娱乐的现代启示——关于“古罗马角斗士”议题的系统评价[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杨俊明;巢立明;;奥古斯都时期古罗马的城市规划与建筑[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洋;;奥古斯都的形象塑造与皇帝权威[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6 严建强;;“中国热”的法国特征及其解释[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7 毕苑;;斯巴达与中国——近代教科书中中国人对斯巴达的认识[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8 牛军;;开罗会议与战时中美关系[A];1945—1995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集[C];1995年

9 徐晓旭;;罗马统治时期希腊人的民族认同[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吕舟;;从奥古斯都时代与路易十四时代看帝王对建筑发展的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德鲁·厄斯金 爱丁堡大学 吕厚量 译;从小城邦崛起的罗马帝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卞纪;罗马帝国衰落或与异常气候有关[N];中国气象报;2011年

3 林国荣;罗马帝国的衰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4 凌越;在吉本和蒙森之间的古罗马[N];东方早报;2011年

5 林纯洁;一个十六世纪教皇的故事[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古罗马角斗:残酷娱乐还是时尚游戏?[N];解放日报;2006年

7 本报书评人;走进中世纪[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简易;彼特拉克与“中世纪”的观念[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秦海波;“民族国家”在文艺复兴的浪潮中孕育[N];中国民族报;2007年

10 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 美国华裔教授学者协会会长 孙涤;像古罗马一样沦丧?[N];南方周末;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大维;罗马帝国“弗鲁曼塔里伊”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黎霞;务实·理性·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付静;古罗马妇女美德:男性意识形态和妇女的应对(约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D];复旦大学;2009年

4 姬庆红;古罗马教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增洪;13-15世纪伦敦社会各阶层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熊莹;从“审判老皮索的元老院法令”看罗马元首制初期的政治文化[D];复旦大学;2010年

7 傅琼;19世纪西方文化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盛文沁;自由与公共道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晶晶;古典时期雅典家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韩永利;美国“先德后日”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1941-1945)[D];武汉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大力;尼禄文化政策述论[D];山东大学;2009年

2 唐彬;尼禄与克劳狄王朝的灭亡[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聂冰若;前期罗马帝国宗教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4 童良凯;罗马共和至帝制初期军团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5 康凯;古罗马军队与文化融合[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谈佳s,

本文编号:1687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87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1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