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利、同意与道德原则——评周保松《罗尔斯的问题意识》
本文选题:差异原则 切入点:理性自利 出处:《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在《罗尔斯的问题意识》一文中,周保松梳理了罗尔斯政治哲学的一些理论脉络,并对后者的契约论提出了批评。在他看来,罗尔斯对正义原则的证成需要诉诸原初状态下立约者的理性自利,因而与其理论中的其他部分产生了矛盾,并削弱了这一理论的吸引力。对这一缺陷的解决之道,是将理性自利的考虑排除出去,并单凭隐含在原初状态之后的道德预设来推导出正义原则。然而,这种解决方案是不必要的,因为对自利因素的依赖并不与罗尔斯正义论的其他部分产生冲突,也不会减少其吸引力。这种解决方案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差异原则不可能仅仅从特定的道德前提中推论出来。
[Abstract]:In "Rawls' problem consciousness", Zhou Baosong combs some theoretical context of Rawl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criticizes the latter's contract theory.In his opinion, Rawls' proof of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needs to appeal to the rational self-interest of the treaty maker in the original state, so it contradicts the other parts of his theory and weakens the appeal of the theory.The solution to this defect is to exclude the consideration of rational self-interest and to deduce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by the moral presupposition implied after the original state.Such a solution, however, is unnecessary because reliance on self-interest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rest of Rawls' theory of justice and does not diminish its appeal.Such solutions are also unlikely to succeed, because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ce cannot be inferred from a particular moral premis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古今政治理论中的自由与正义”(NKZXB1261)
【分类号】:D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杰,邱永琼;论罗尔斯的契约论选择[J];道德与文明;2005年05期
2 马庆;;罗尔斯正义论:契约论与反思平衡[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3 于建星;;罗尔斯契约论方法批判——兼论古典契约论与现代契约论[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10期
4 李躜雯;;追寻正义的起点:《正义论》的“原初状态”论析[J];理论观察;2008年01期
5 彭刚;;卢梭和罗尔斯的契约主体[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6 张向东;;罗尔斯正义观析评[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7 陶琳;李雪阳;;约翰·罗尔斯两个正义原则与契约论相容性辨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汪建达 ,吴新民;论桑德尔对罗尔斯新社会契约论的批判——兼与姚大志先生商榷[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姚大志;国家是如何诞生的?——美国新自由主义与社会契约论[J];开放时代;1997年02期
10 高兆明;罗尔斯与当代西方政治合法性根据寻求的转向[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2 李华荣;;平等主义的良心——柯亨思想的一种政治哲学考量[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3 李华荣;;平等主义的良心——柯亨思想的一种政治哲学考量[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姚大志;;何谓正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其他[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吕晓明;;公平正义价值的确立[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顾肃;;当代西方道德与政治哲学研究的若干热点[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8 汪伟全;;公共理性刍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童世骏;;多元主义文化条件下的普遍主义政治何以可能?——尤根·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10 陈国权;王勤;;论社会公正与政府的公共性[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青年学者 江绪林;捍卫自由[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姚大志;当代西方正义理论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水梦云;何为正义,,如何公平?[N];南方周末;2003年
4 秦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尔斯、诺齐克、布迪厄三人祭[N];南方周末;2003年
5 林波;罗尔斯:基于正义原则的平等观[N];学习时报;2006年
6 谭彦德;商议民主与政治中的道德分歧[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廖申白;解读罗尔斯“公平的正义”[N];学习时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洪波;阅读伯林的十年[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何包钢;正义:乌有之情与现实之域[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张国清;打造中国的罗尔斯产业[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松波;理性与正义——罗尔斯《正义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徐作辉;罗尔斯正义观念转向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孙平;当代美国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立;平等的范式[D];吉林大学;2006年
5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6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刘永红;政治自由主义发展的逻辑[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赵亚琼;罗尔斯政治哲学中的理性(reasonableness)观念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郭玉芳;新自由主义:自由与平等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丹;作为政治建构的公共理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礼银;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原初状态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白利军;自由与平等之争[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卫春燕;罗尔斯的自由平等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文静;中国儒家与罗尔斯关于正义理论之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张明;分配正义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卞松华;罗尔斯与诺齐克正义理论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郭凌瑜;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再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栋;正义首要性思想:批判与建构[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9 惠永照;建构的正义——对罗尔斯政治建构主义的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郭楠;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0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00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