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政治冲突与政治秩序的博弈及耦合

发布时间:2018-04-05 03:10

  本文选题:政治冲突 切入点:政治秩序 出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02期


【摘要】:政治发展是政治冲突与政治秩序相互博弈和耦合的过程,其进程主要取决于政治冲突正负功能的博弈和耦合,其基本机制可以通过政治冲突主体力量对比模型,以及政治冲突正负功能对比模型得到分析和解释。文章的分析表明,政治秩序与政治冲突是一个对应的关系结构,正是二者的博弈和耦合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而且整个过程是一个"有序——冲突——有序"的张力系统,政治秩序便在这个张力系统的推动下得以不断螺旋发展和完善。
[Abstract]:Political development is the process of mutual game and coupling between political conflict and political order. Its process mainly depends on the game and coupling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functions of political conflict, and its basic mechanism can be based on the power contrast model of the subject of political conflict.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function contrast model of political conflict is analyzed and explained.The analysis of the article shows that the political order and the political conflict are a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structure, and it is the game and coupling of the two tha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human society.Moreover, the whole process is a tension system of order-conflict-order, and the political order has been continuously developed and perfected under the impetus of this tension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编译局;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M520336)
【分类号】:D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良,刘书英;从治理主体角度透视乡村治理危机——河南省Z县村支书、村主任现状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陈金龙;;现代化进程中藏区社会中间阶层对维护稳定的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陆德生;纪荣荣;;江泽民民主宪政思想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4 宁立志;曹亚玲;;从经济法视角看社会团体的法主体地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5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6 颜良伟;;冲突与协调:民事抗诉中检法关系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郑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朱士群;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9 包亚军;苏共丧失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范逢春;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艳;;试论人民监督员制度及其发展[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李心悦;;浅谈《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宋立会;;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4 郝明;;政府转型条件下公民话语权实现的探讨[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5 深圳行业协会法人治理机制研究课题组;葛明;黎军;;深圳市行业协会法人治理机制研究报告[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2[C];2008年

6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叶富春;王呈旭;李伟;;和谐的社会秩序与稳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性基础——关于中国特色发展路径的理性思考[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贾玉娇;;社会建设:双向运动中的中国利益格局重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习裕军;宋国春;;社会生态视阈中的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对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基本内容的政治社会学分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向平;;缘分·功德·共同体——中国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6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尚欢欢;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代价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博;当代中国政治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季晓希;试论我国村民自治的历史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锐军;道家政治冲突与政治整合思想探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黄毅峰;;政治冲突:现代化的阻力还是动力?[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黄毅峰;;政治冲突:现代化的阻力还是动力?[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4 虞崇胜;黄毅峰;;从冲突到秩序:政治冲突调控机制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宋衍涛;冲突政治学体系的形成[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6 陈明凡,宋衍涛;《老子》政治冲突思想研究——对政治冲突的一种哲学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7 宋衍涛;开放社会的民主冲突逻辑[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8 陈明凡,宋衍涛;先秦政治冲突思想研究——对一种历史政治现象之解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11期

9 陈明凡,宋衍涛;政治冲突与整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10 胡锐军;政治冲突、政治整合与政治秩序论纲[J];晋阳学刊;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学农;;对《帝国》的批判性分析——评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2 邓华;张凤军;;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参与者互动困境及其多维度化解[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峗;;政治秩序的本性与政治生活的德性——儒家思想传统对西方自由主义[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蒋桂东;;浅析亨廷顿的政治稳定思想及其启示——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宋衍涛;陈明磊;;政治决策冲突的相关因素分析[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6 宋衍涛;;政治决策的成本和风险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旭;;和谐中的自由——从《中庸》和《乐记》引发的政治哲学思考[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袁峰;;价值认同与当代政治合法性的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汪丁丁;;社会过程及其评价[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10 陈学明;;评《帝国》一书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批判[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霁爽;文化多元时代的政治秩序[N];法制日报;2009年

2 刘琳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冲突思想的两种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周淑真;如何以法制精神规范政党和政党制度[N];学习时报;2008年

4 胡伟;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N];解放日报;2002年

5 朱孝远;文艺复兴与欧洲[N];学习时报;2002年

6 ;现代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辩证关系[N];铁岭日报;2007年

7 谭彦德;回归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传统[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N];组织人事报;2007年

9 刘善璧;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确立对民主政治建设意义重大[N];光明日报;2004年

10 中国人权研究会供稿;为什么说依法行政是保障人权的关键环节[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欧;理想的政治秩序如何可能?[D];吉林大学;2005年

2 宋衍涛;民主条件下的政治冲突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姚选民;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一种以中国为根据的问题化理论处理[D];复旦大学;2012年

4 胡锐军;理想的诉求与没落[D];吉林大学;2005年

5 叶颖;普世秩序的多元表达[D];北京大学;2007年

6 彭刚;卢梭的共和主义公民理论[D];浙江大学;2009年

7 徐露辉;政治整合论[D];浙江大学;2009年

8 饶义军;多元现代性与政治发展[D];浙江大学;2009年

9 宗成河;早期尼采的政治哲学[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森;要求型政治参与中的政治冲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白冬;政治冲突调控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王贞威;政治秩序的合法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楼碧君;理解政治冲突:大众社会和交叉压力的解说[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贡太雷;民族国家的政治秩序与自由[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甄惠;论政治技术问题[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王校彬;亨廷顿政治发展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胡稀贤;西方合作主义政治秩序观刍议[D];湖南大学;2008年

9 朱锋华;荀子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田润峰;论秩序[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12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12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3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