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同
本文选题:雅典 + 苏格拉底 ; 参考:《安徽史学》2013年05期
【摘要】:苏格拉底审判被认为是雅典哲学家与民主政治冲突的典型案例,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苏格拉底与雅典民主的一致之处。苏格拉底将父子关系从私人领域转移到公共领域,认为公民是法律的产物,公民的出生、成长、教育都仰仗于雅典法律的规定。他之所以能自由地从事哲学事业,也是拜法律所赐。为了报答城邦,公民就应该遵守城邦法律、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并使用自己的"特殊禀赋"为城邦服务。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特殊禀赋"就是做一只教育公众的牛虻,叮咬雅典这匹懒惰懈怠的马,这也是履行公民职责、报答城邦的一种方式,符合雅典人共同的政治理念。因此,苏格拉底的哲学与雅典民主是兼容的,而审判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后特殊的历史社会条件下的偶然事件。
[Abstract]:Socrates trial is regarded as a typical case of Athenian philosophers conflict with democracy, but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Socrates and Athenian democracy. Socrates transferred the father-son relationship from the private sphere to the public sphere, believing that the citizen was the product of the law, and that the birth, growth and education of the citizen depended on the law of Athens. The reason why he was free to pursue the cause of philosophy was also thanks to the law. In order to repay the city-state, citizens should abide by the laws of the city-state, take an active part in public life, and use their "special endowment" to serve the city-state. Socrates believes that his "special gift" is to be a gadfly who educates the public and bites Athens as a lazy horse. This is also a way to fulfill his civic duties and repay the city-state, in line with the common political ideas of the Athenians. Therefore, Socrates' philosophy is compatible with Athenian democracy, and trial is an accidental event under the special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after the Peloponnesian War.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分类号】:D091.2;K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曾裕华;;哲学与政治:论苏格拉底的审判[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颜敏;重读苏格拉底之死[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王云;苏格拉底被控和定罪的原因探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徐琳;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政治[J];历史教学;1998年10期
5 陈华中;苏格拉底公案初探[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6 任强;殉道与升华——从苏格拉底之死解读民主与法治的流[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义平;智者运动与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许卫刚;陈林;;“善”与“仁”: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刘财安;;浅析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2期
4 彭文刚;;德性与知识——对苏格拉底“美德(德性)即知识”命题的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5 李应青;;古希腊:宗教对社会政治心理的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陈志军;;论苏格拉底的哲学转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石海燕;;认识你自己——从宗教到哲学的反思[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邓正来;;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哈耶克法律理论的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2期
9 黄茂文;;从《蛙》剧管窥柏拉图的诗学精神[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10 刘光顺;顾玉平;;洞穴之喻与认知方式辨疑[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娟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及其践行过程的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2 李青武;;中国入世后完善公司信用法律制度的对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3 王新;;市场经济——文化整合的出路[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林航;;科学还是人文?——以亚里士多德为例[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王春福;;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行为方式和建构机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程雁雷;;略论服务型政府的法治基础[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8 张春津;;保持经济的正常发展应采取何种经济政策[A];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吴童立;莱布尼茨论统一性:观念、实体、现象[D];南开大学;2010年
4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汉熙;面向科学出版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及其生成与发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8 吴素梅;古希腊民族形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肖书文;中日当代修辞学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良;审慎理性作为道德基础的意义与限度[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鹏飞;火:希腊历史的神话学阐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内涵及关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宇;“自然”与“习俗”[D];南昌大学;2010年
5 郭潇;分判与会通:中西意象理论的对话[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惠;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中的犬儒主义倾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崔卫真;哲学基本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冷运生;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哲学阐释[D];河南大学;2011年
9 刘培;消解“平庸的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雷;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诗学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道彬;苏格拉底与商鞅[J];领导文萃;2003年08期
2 崔丽娜;;从群体决策的角度看雅典民主的弊端[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葛金华;;苏格拉底与阿尔克比亚得关系的症候分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晏绍祥;;国外雅典民主起源研究综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5 韩薛兵;;改革开放后国内学者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讨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晏绍祥;从理想到暴政——古典时代希腊人的雅典民主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刘宏松;民主政治中的民众心理与凡尔赛体系下欧洲秩序的解体[J];阴山学刊;2005年05期
8 禹露;郑进粘;;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及利与弊[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杜鹃;;梭伦改革的原因探析[J];黑龙江史志;2009年22期
10 高挪英;;哲人的出行——色诺芬《居鲁士远征记》Ⅲ.1.4~8解读[J];求是学刊;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徐跃勤;张结伏;;伯里克利时代的公共建筑与公民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陈阳;;公元前399,雅典审判——西方古典民主制衰落探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3 江立华;;浅谈古雅典的民主与法制[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4 卞文;;古希腊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比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露风;中东古代传统的民主政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第一财经日报》阅读版编辑、记者 罗敏;回望古希腊[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严泉;“国王陛下的反对党”[N];南方周末;2007年
4 汪嘉波;穿越千年的雅典[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董晓佳;帝国秩序的重建[D];南开大学;2010年
2 蒋真;后霍梅尼时代的伊朗政治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张凯;希腊人的困境与出路:色诺芬《希腊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咸影;阿里斯托芬的政治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任冬梅;浅析古希腊早期僭主政治[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朱海;《理想国》解读下的雅典民主[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兰宏;古雅典民主政治兴衰的法理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5 徐良;论古希腊的反民主思想[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邸明春;阿尔基比阿德斯和雅典民主政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徐媛媛;古典时代雅典的教育及其影响[D];辽宁大学;2007年
8 李海云;论古希腊的高等教育[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曹剑波;神话与雅典民主的创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发青;试析美国早期民主政治的确立[D];山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81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8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