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从自然法到契约论——兼评施特劳斯的正义理论

发布时间:2018-04-23 18:12

  本文选题:价值论研究 + 正义观念 ; 参考:《哲学研究》2013年11期


【摘要】: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阶层分化的剧烈,正义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对于该问题的研究,许多学者从新自由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乃至新儒家等不同理论背景出发,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较少能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彼此欠缺"了解之同情",从而妨碍了对问题进行更深刻的、富有建设性的思考。比如,不少研究者支持罗尔斯所谓"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的观点,但其研究未能借鉴当代价值论研究的方法与成果;有些研究者在古典正义观和现代正义观之间随意取舍,却不曾进入政治哲学史语境,批判地审视正义观从古到今的基本演变轨迹。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将价值论研究和政治哲学史研究结合起来,以列奥·施特劳斯在《自然权利和历史》中提出的问题为线索,辩证地揭示正义的本质。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sharp division of stratum, justi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academic circles. For the study of this issue, many scholars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from different theoretical backgrounds such as neoliberalism, analysis of Marxism and even neo-Confucianism. On the whole, however, these studies are less able to adhere to the unity of logic and history, and lack "understanding sympathy" between each other, thus hindering more profound and constructive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 For example, many researchers support Rawls's view that "justice is the primary value of social system", but its research fails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methods and achievements of contemporary axiological research. Some researchers choose between classical and modern views of justice at will, but never enter the context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critically examine the basic evolution of the view of justice from ancient to present.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bine the study of axiology with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taking the question raised by Leo Strauss in "Natural Rights and History" as the clue to reveal dialectically the essence of justice.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人生哲学的当代建构研究”(编号2009JJD7200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詹姆逊与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编号12YJC720022)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项目“人文精神与当代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曾艳;史军;;生命伦理与公共健康伦理的冲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4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6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伟平;;价值论研究方法的反思与转型[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03期

2 谢伯端;正确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兼评当前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中理论前提的误区[J];理论前沿;2002年14期

3 韩庆祥;寻求当代中国发展的合理价值观念[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4 任天成;寻求当代中国发展的合理价值观念——当代中国的价值观研究[J];求实;1999年07期

5 傅军胜;劳动价值论研究讨论综述(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04期

6 马俊峰;;价值论研究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01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鸣磬;;与时俱进 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市社联《学术月刊》社和市经济学会联合举行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邓海潮;;突破劳动价值论研究“难关”,首先必须明晰几个基本理论界限[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学功;“中国价值论研究第一人”[N];北京日报;2004年

2 熊在高;学界研讨价值论研究问题[N];光明日报;2001年

3 陈慧平;价值论研究方法的反思与重构[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记者 清郁;探寻价值论研究的新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马俊峰;现代学术整合的一个通道[N];光明日报;2005年

6 王志民;深化劳动价值论研究[N];人民日报;2003年

7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李红;分析哲学传统重视价值论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尹岩;从新的高度构建当代价值体系[N];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张宝敏;南开大学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硕果[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记者 陈建强  通讯员 王树强、柯岩;南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结硕果[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余泽娜;经验、行动与效果的彰显[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樝;商品的审美价值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吕莎;太空保护的价值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93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93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a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