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顾炎武的社会理想及政治学说——读《亭林文集》郡县论及相关诸论书后

发布时间:2018-04-23 22:12

  本文选题:顾炎武 + 郡县论 ; 参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顾炎武是一位博通经史而旨在经世致用、促进社会进步的伟大学者。读《亭林文集》卷一之《郡县论》以及《钱粮论》《生员论》,卷六之《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等篇,可窥其社会理想及政治学说。顾炎武的社会理想,概括说来,就是"厚民生,强国势"。他的政治学说,集中表现在"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及与此相关的诸论之中,涉及政治体制、财政、选举、军事等。今读其诸论并参考前贤与现时同行研究而有所启示,乃撰成此文,作为对这位伟大学者诞生400周年的纪念。
[Abstract]:Gu Yanwu is a great scholar who aims to use the world and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Reading the collected works of Pavilion and Lin, "on County and County" in Volume one, "on money and Grain", "on New members", "on military system" in Volume six, "Theory of Tian Gong", "Theory of money and Law", and so on, we can see its social ideal and political theory. Gu Yanwu's social ideal, to sum up, is "people's livelihood, strong national power." His political theory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theory of "putting feudalism in counties" and related theories, including political system, finance, election, military affairs and so on. Reading his theories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previous and contemporary studies, I wrote this article as a commemoration of the 40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this great scholar.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
【分类号】:D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邹贤俊;顾炎武的史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2年01期

2 许苏民;;论顾炎武政治思想的三大理论特色[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3 郝润华;;从《日知录》一书看顾炎武的政治思想[J];甘肃理论学刊;1991年06期

4 李洵;论顾炎武在“郡县”等七篇政治论文中提出的社会问题[J];史学集刊;198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柯镇昌;;试论蒲松龄的科举观[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5 宋芸;;浅谈唐太宗赋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6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8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10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苏启敏;;明清之际实学的课程知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贺金峰;;兼论方城境内的“夏路”[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0年第1期[C];2010年

7 王守仁;;《孙膑兵法、擒庞涓》中有关城邑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8 刘克;;汉画像石葬俗的衰亡果真是因汉末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吗——从文化通观视角立论并以此与汉画界前辈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马怡;;说}m[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向清;朱小略;;论魏源政治学说中的“黄老之学”[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吴光;;论董仲舒的政治改革思想——兼论其天道观的德治本质[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3 奚广庆;;高校政治学教材亟待改革[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07期

4 张西明;西方新闻法制沿革的政治学说背景探讨[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04期

5 马云泽;霍布斯政治学说评析[J];云梦学刊;2000年04期

6 宋浩波;孔子政治学说中的社会法学色彩探析[J];公安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7 张分田;;论中国古代政治调节理论——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学说中的核心地位[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刘天旭;;试论近代欧洲政治学说的逻辑体系[J];理论月刊;2008年06期

9 马云泽;霍布斯政治学说评析[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3期

10 周毅之;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说的一项重要贡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命题的理论准备[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爱民;;孔子人际观简议[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2 吴越;;马丁·路德强迫义务教育理论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金涛;唐月慧;;瞿秋白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贡献[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黄进;;高放学术思想之精髓[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于风政;;论李大钊的早期民主思想[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6 孔庆福;;时代需要的孔子[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7 邹建锋;;老子政治思想的永久魅力[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金涛;唐月慧;;瞿秋白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贡献[A];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10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崔永杰;;论斯宾诺莎的《圣经》诠释学方法[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10 肖良武;;公德·开拓·进取——梁启超“新民”观的历史启示[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家有;孙中山的博爱观[N];北京日报;2007年

2 郑根岭;以信访考核干部体现民本导向[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凌河;养成一个好习惯[N];解放日报;2008年

4 奚广庆;高校政治学教学要坚持正确的学术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郑根岭;以信访考核干部体现民本导向[N];南方日报;2007年

6 宋衍申;“为政以德”的历史考察[N];吉林日报;2001年

7 董明庆;历史的细节真相[N];江淮时报;2006年

8 梁捷;梁启超: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引进者[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张胜军;“上海五国”机制[N];学习时报;2001年

10 本版编辑;弘扬荀子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文英;董仲舒政治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李锋;朱熹政治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林立公;道德治理及其实现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比较[D];湘潭大学;2001年

2 王靖;武帝以前汉家君主与儒家伦理政治学说[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铮;亚里士多德廉政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曲波;洛克的自由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静;对格林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孔宾;孔子弟子与鲁国政治[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杜联合;君主与礼[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李武龙;孟子政治伦理思想浅析[D];南昌大学;2007年

9 杜春萍;论曹一士的儒家政治社会主张[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樊庆彦;白衣骂座三升酒 红烛谈兵万树花[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93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93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3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