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梁启超与章太炎民族主义思想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5 13:18

  本文选题:梁启超 + 章太炎 ; 参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晚清时期,面临着外国列强对中国日益深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入侵,中华民族“瓜分豆剖”的危机日益加深。由此,激起了一批志士仁人民族主义抗争意识的形成和扩展,梁启超、章太炎则是这一思潮涌现出的代表性人物。梁启超、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不仅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揭示了一个新的重大议题,而且对辛亥革命爆发有着重要的思想影响力。因此,学界对于梁启超、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累,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本文则是在专家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就梁启超、章太炎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渊源、核心内容、历史影响等作了比较研究,以此探讨梁启超、章太炎民族主义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时代意义及深远影响。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乃至当今世界的重要思想潮流。本文通过对“民族主义”等核心概念的研究,回顾了学界关于这一思想的研究成果,比较了近代各国关于民族主义的概念释义,印证了民族主义思想在建立民族国家中的作用,梳理了中国思想史上关于民族及民族主义的来源和提法,进而对学界关于梁启超、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研究作了简明描述,呈现了梁启超、章太炎民族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以此为引导,本文进入对梁启超、章太炎民族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首先,对梁启超、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渊源作了比较研究,阐述了两人民族主义思想的来源。本文认为他们既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念的耳濡目染,更受到欧洲当时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此外,梁启超、章太炎两人不同的经历际遇在其思想形成上也留下了深深痕迹。其次,对梁启超、章太炎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能够愤于当时朝廷的腐败无能、列强的步步紧逼、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主张学习和援引欧美诸国及日本的经验,以民族主义作为号召,唤醒民众,振兴国家、由于改良和革命的路径不同、梁启超提出了合汉、满、蒙、回、藏为一体的中华民族概念,主张通过立宪改革政治制度和培育新民来谋求民族进步;而章太炎则侧重揭露了清朝的建立和统治对汉民族的种种压迫和暴行,主张以民族主义思想作为革命的动员,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由于存在着这些异同,梁启超、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以及其思想与事业互动上也存有不同效应。最后,对两人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革命纲领“驱逐鞑虏”为其主旋律,对于以民族主义作为思想武器,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但其早期提出的“排满”观点则较为愤激,当然,章太炎后来这一观点的转变适应了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潮流;而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则与其改良路线和目标相一致,因而对当时的反清革命运动多少有些消解作用,但其所提出的民族合一、民族独立、民族竞争、民族进步等一系列观点从长远的角度看则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在中国当下民族主义思潮和情绪日渐高涨,需要进行正确地引导和发挥的今天,对梁启超、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一是有助于坚持树立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的民族观,二是有助于重视民族认同和爱国主义教育,三是有助于引导民族主义成为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动力。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Liang Quschao and Zhang Taiyan ' s nationalist thoughts ,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origin , the core contents and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 of the nationalist thought of Liang Quschao and Zhang Taiyan . On the other hand , Zhang Taiyan ' s ideology of nationalism , which is based on Sun Yat - sen ' s ideological history ,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 s unity and national unity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静;王腊宝;;道德 宗教 民族——文森特·巴克利诗学理论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唐林丽;;晚清时期的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建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8期

3 王东艳;;章太炎与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比较[J];齐鲁学刊;2006年04期

4 李喜所;;中国现代民族观念初步确立的历史考察——以梁启超为中心的文本梳理[J];学术月刊;2006年02期

5 刘亮红,张跃安;论梁启超民族主义观念的转变[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J];民族研究;2004年06期

7 王春霞;清末梁启超的民族认同历程[J];理论月刊;2004年10期

8 邸永君;“民族”一词见于《南齐书》[J];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9 胡涤非;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起源及其表现形态[J];晋阳学刊;2004年02期

10 瞿林东;继承传统与走向近代:章太炎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J];学术研究;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1801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01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3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