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政府契约治理的核心要素与实现机制

发布时间:2018-04-27 02:24

  本文选题:政府契约治理 + 新公共管理运动 ; 参考:《学术研究》2013年08期


【摘要】:政府契约治理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是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合约制思想与治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对于建设契约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价值。但既有研究未曾从契约的角度揭示政府契约治理的完整内涵、理论特点和基本内容。为此,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政府契约治理的理论特点,并首次提出了政府契约治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公共权力、公共利益和契约;四种政府契约治理结构:市场治理、三方治理、双方治理和统一治理;四种政府契约实现机制:自我实施机制、仲裁保障机制、法律强制机制和科层治理机制。
[Abstract]:As a new theoretical paradigm, government contract governance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contract system and governance theory in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ractual government and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However, the existing research has not revealed the complete connotation,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contents of government contract governance from the angle of contract. Therefo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overnment contract governance, and puts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basic contents of government contract governance, including three core elements: public power, public interest and contract; Four kinds of government contract governance structure: market governance, tripartite governance, bilateral governance and unified governance; four kinds of government contract realization mechanism: self-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arbitration safeguard mechanism, legal enforcement mechanism and branch governance mechanism.
【作者单位】: 汕头大学地方政府研究所;汕头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度项目“新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一般项目“政府契约治理与幸福广东建设研究”(GD11CMK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寅;公共利益的程序主义考量[J];法学;2004年10期

2 李延均;;公共服务领域公私合作关系的契约治理[J];理论导刊;2010年01期

3 于正伟;;契约治理:现代政府的治理变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胡鸿高;;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从要素解释的路径[J];中国法学;2008年04期

5 苏力;从契约理论到社会契约理论——一种国家学说的知识考古学[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良,刘书英;从治理主体角度透视乡村治理危机——河南省Z县村支书、村主任现状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王萃萃;刘宏杰;;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指标体系的建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张义忠;;《行政许可法》的善治理念与制度[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韦伟,周耀东;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和合约安排[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5 张缨;中国转型期企业间经济活动“低信任”违约现象的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李华兴,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侯保疆;市场化视角下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运作[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刘少杰;;社会学的相对性与起点多元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刘箴;论新时期我国公共决策中的公众政治参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锦宇;张志鹏;;试论契约治理机制的应用——以宗教信仰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詹承豫;刘星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中的社会参与机制研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徐晓海;;社会稳定机制的实现:制度公正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建构[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曲振涛;肖芳;周方召;;公司法契约路径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陈国富;;官僚制的危机与变革——一个法经济学的解释[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杨志利;;强制履行、期待赔偿与最优违约救济[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马凌;李光宇;;浅析政府干预的法律规制——以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为视角[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魏泽瑞;容舒楚;柴瑶;张嵩迎;孙潇;;棚户区居民决策影响因素探究——以济南市为例[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前安;社区体育俱乐部与政府、市场、社区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骏;论美国纵向限制法律规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周霞;中国农村经纪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徐平平;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黄钰;竞争性战略联盟的稳定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乔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都市社区治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琳;;当代中国公私伙伴关系中政府变革的环境与进程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于安;政府活动的合同革命——读卡罗尔·哈洛和理查德·罗林斯:《法与行政》一书“酝酿中的革命”部分[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3 姜裕富;论行政法上的公共利益有限原则[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4 胡建淼,邢益精;公共利益概念透析[J];法学;2004年10期

5 杨寅;公共利益的程序主义考量[J];法学;2004年10期

6 黄学贤;公共利益界定的基本要素及应用[J];法学;2004年10期

7 姜明安;;公共利益与“公共利益优先”的限制[J];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10期

8 李剑锋;西方公共产品提供形式理论探析[J];国外财经;2001年02期

9 范进学;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及概念诠释[J];法学论坛;2005年01期

10 张翔;公共利益限制基本权利的逻辑[J];法学论坛;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双;;试论新公共管理的工具理性——基于理论与现实视角分析工具理性的强势[J];商品与质量;2010年S4期

2 楚德江;;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我国适用的风险[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曾令发;;嬗变中的新公共管理[J];行政论坛;2008年02期

4 刁文超;刘新凯;;新公共管理运动背景下的中国乡镇政府体制改革[J];改革与开放;2011年18期

5 雷强;;美国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特点[J];红旗文稿;2005年19期

6 崔会敏;;对新公共管理的理性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毛立红;;新公共管理的民主行政之维[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陆明远;;政府绩效评估中的第三方参与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年15期

9 刘文萃;;论建设服务型政府:理论检索与改革路向探析——基于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比较分析的视角[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10 鞠连和;;论广义的新公共管理[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智;;范式亦或科学研究纲领——兼论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区别[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喻剑利;;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缺陷及其纠正[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喻剑利;;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缺陷及其纠正[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4 何颖;;公共行政研究方法评析(未定稿)[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5 何代欣;叶子荣;罗为;张洁;;综合DEA模型评估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绩效[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6 喻剑利;;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缺陷及其纠正[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7 朱国伟;陈晓燕;;公共行政理性范式的历史分析与三维理性范式构建——寻求作为公共利益实现者的公共行政[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劲松;尹婷婷;;论公共行政学教学法的改进与优化[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赵强;;西方政策企业家研究:概念、视角与模式[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杨雪冬;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新公共服务[N];学习时报;2006年

2 ;“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N];文汇报;2007年

3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地方治理研究所所长 郭正林;走出公共管理的效率主义泥淖[N];社会科学报;2006年

4 郝树;研究公共管理的新探索[N];陕西日报;2007年

5 朱光磊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中国政治学:直面中国与世界政治发展中的新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赵振宇;推动亚洲地区公共行政的研究发展[N];中国人事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晓芳;政治行政分合视阈中的行政公共性[D];苏州大学;2009年

2 李辉;论协同型政府[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笑霞;政府绩效评价理论框架之构建[D];厦门大学;2008年

4 郝晓薇;基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瓦格纳定律之审视:实证与启示[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董石桃;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娜;新公共管理的责任机制评析[D];山东大学;2006年

2 葛红兵;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蔡婕;从弗里德里克到登哈特:行政责任观的演变及其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孙浩;论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角色[D];武汉大学;2005年

5 刘育;政府流程再造的方法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江苏芬;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徐程;政府工具与政府治理[D];厦门大学;2006年

8 曾水英;洛克自由观析论[D];吉林大学;2005年

9 文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政府绩效管理系统构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陈柯;政府绩效评估中的民众本位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08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08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8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