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从民族志深描到理论分析——《学做工》的文化逻辑

发布时间:2018-04-27 15:44

  本文选题:反学校文化 + 民族志学 ; 参考:《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11期


【摘要】:正作为一个文化研究学习者,我拿到《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这本书的第一秒就开始诧异,这样一本从名字、CIP数据到内容梗概、推荐词处处宣示着其社会学、教育学学科范围的书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阅读之后,方知先前的宣传诚不欺我。这本研究社会再生产、青年教育的著作,贯穿始终的是文化逻辑。作者保罗·威利斯在"中文版前言"中解释:"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特定环境中创造意义的各种实践。"
[Abstract]:As a cultural studies learner, I began to wonder at the first second of my book, "Learning to work: why working-class children inherit their father's work." such a book, from the name of CIP data to the outline of the content, suggests its sociology everywhere. Books on the subject of pedagogy are somewhat confusing. After reading, only then knew the previous propaganda sincere does not deceive me. This work on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youth education runs through cultural logic. Author Paul Willis explains in the preface of the Chinese edition: "Culture refers to various practices in which human beings create meaning in a given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D0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忠桥;;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在于它更平等——科恩对社会主义的道德辩护[J];学术月刊;2011年05期

2 陶文昭;;《帝国》的大众政治评析[J];政治学研究;2005年03期

3 苏云成;行政腐败成因的经济理论分析及公共政策建议[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曹亚雄;张凤娟;;民主社会主义:欧洲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J];理论参考;2007年08期

5 阎志民;我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研究中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J];新视野;2000年06期

6 陈雅婷;;浅述《共产党宣言》中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8年13期

7 臧秀玲;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及社会影响[J];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03期

8 黄晏;;法国学者杜朗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J];国外理论动态;1997年36期

9 施辉业;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一般状况[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7年06期

10 张焕君;工人阶级民主对资本主义民主[J];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洲;;工人阶级意识:从马克思到汤普森的理论探索[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2 陈喜贵;;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社会主义[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罗文东;;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与实践的飞跃[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世坤;;政党基础的现代反思——战后西欧社会党兴衰的启示[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5 王福成;;评“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徐恕;;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沿革[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7 陈世香;;论公共行政研究中的宪政主义公共利益观[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冯卓然;;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人权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兴茂;;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划分理论——兼论“中产阶级”的阶级属性[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华荣;;平等主义的良心——柯亨思想的一种政治哲学考量[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副教授 黄书进;“低收入群体”改变了工人阶级“主人翁” 地位吗?[N];解放军报;2002年

2 柳可白;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N];中国改革报;2003年

3 郭艳红;浅谈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N];工人日报;2001年

4 李永海;伟大的阶级 崇高的使命[N];工人日报;2001年

5 赵健杰;工人阶级要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践行者[N];工人日报;2006年

6 本报评论员;工人阶级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N];工人日报;2003年

7 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巩固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N];人民日报;2001年

8 凌飞;新时期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变[N];社会科学报;2001年

9 巨乃岐;如何看待今天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N];解放军报;2006年

10 桑金科(作者系河南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充分认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N];河南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虞晖;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对女性受压迫问题的新探讨[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李素艳;从宏观政治到微观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3 王星;从“分配政治”到“生产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4 刘献;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层建筑的新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春城;倡导联盟框架:解析和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李棉管;行动中心制度主义:重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剑平;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府俘获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王元亮;平等析论[D];山东大学;2013年

9 付立华;社会主义政党历史演变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阮蓁蓁;多源流理论视阈下中国公共政策终结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怡;论恩格斯晚年思想中有关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转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海风;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谭天;从文化领导权到激进民主政治[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张杰;当代资本主义新社会因素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苗延妮;约翰·密尔自由主义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佟登青;新帝国主义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7 陈霄巍;政治学视野中的公共权力腐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8 马俊红;吉登斯现代性西方国家权力思想的理论分析[D];山西大学;2008年

9 陈霁;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多元民主理论[D];山西大学;2008年

10 陈慧霞;基于“三圈”理论的中国公共组织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11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11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2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