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走出王道:对儒家理想政治的批判性考察

发布时间:2018-05-10 10:42

  本文选题:儒家理想 + 儒家传统 ; 参考:《哲学动态》2014年08期


【摘要】:正王道政治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理想政治形态,而民主政治则是现代社会的理想政治形态。由于民主具有崇高声望,有一些当代学者便提出了关于儒家民主的一些构想或理论,比如丹尼尔·贝尔(Daniel A.Bell)、陈素芬(Sor-Hoon Tan)和白彤东等人。~([1])从理想政治的角度来看,他们都直接跳过了儒家的王道理念,也似乎没有想过要重构这个理念。而笔者则试图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之上,先对其忽略掉的理念即"王道"予以分析,然后再考察儒家何以可以走出王道、走向民主。遗憾的是,"王道"
[Abstract]:Imperial politics is the ideal political form of ancient Confucianism represented by Mencius, while democratic politics is the ideal political form of modern society. Because of the high prestige of democracy, some contemporary scholars have put forward some ideas or theories about Confucian democracy, such as Daniel A. Bellon, Chen Su-fen, Sor-Hoon Tanon and Bai Tongdong ([1])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al politics. They all skipped the Confucian monarchy and did not seem to want to reconstruct it. On the basis of their work, 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ze the concept of "king's way", which is neglected by them, and then investigate how Confucianism can go out of the way of king and go to democracy. Unfortunately, "the King's way"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治哲学视角下的先秦儒学与古典自由主义研究”(10CZX0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政治哲学视域下的朱子研究”(2013221002) 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闽教科[2013]41号)的资助
【分类号】:D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道娟;;义务论视阈下的职业道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汪再祥;;现代性背景下的安乐死合法性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曾文雄;;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赵万法,丁增武;寻找与失落——“寻根文学”再认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曹海婴;论中国建筑中虚形空间的意义[J];安徽建筑;2001年02期

7 陈文忠;唐人“寻隐”之冠走向现代之路——兼谈唐人“寻隐”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吴丽;;关于传统——对“五四”过激主义的几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张金玲;何颖;;屈原与杜甫人生悲剧的相似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胡万年;康德“自由意志”与王阳明“良知”之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军;;从随物婉转到与心徘徊——论陈忠实的散文创作[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张世贤;;传统中国的行政管理——孔孟公共服务的观点[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孙筱泠;;责任与应答——海德格尔原伦理学初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郑向颖;马艳香;;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和谐价值[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5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6 邓正来;;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科学的“走出去”战略[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7 杨志刚;;和谐社会与构建现代礼仪之邦[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8 沈传亮;;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历史文化心理分析[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9 蒋小波;;“道问学”与“尊德性”——胡适派学人与现代新儒家的“汉宋之争”[A];2008年台湾文学现代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国伟;陈晓燕;;公共行政理性范式的历史分析与三维理性范式构建——寻求作为公共利益实现者的公共行政[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曾水英;理解政治权力[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乃源;通往自由之路[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t ;党内民主视野中的基层党员民主评议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2 连万桂;我国慈善道德教育的历史与现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秋艳;道德价值观视野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透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4 肖云;郑敏新诗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绍光;警惕对“民主”的修饰[J];读书;2003年04期

2 王绍光;;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六十年[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3 康晓光;未来3-5年中国大陆政治稳定性分析[J];战略与管理;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海峰;;论儒家理想人格的育人功能[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2 彭定光;;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论与儒家理想人格论的比较[J];湖湘论坛;1993年05期

3 何永强;;论传统儒家理想人格体系的构建[J];人民论坛;2011年14期

4 杜蕊;;儒家理想人格对青少年人格的影响[J];管理观察;2014年07期

5 杨华;;儒家理想人格与当今执政者道德建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6 齐宏伟;儒家理想人格精华的现代弘扬[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杨建宏;禅让制与儒家理想探析[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郭锋,董岗彪;儒家理想人格学说对反腐败的借鉴意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9 胡克森;儒家理想政治与西汉政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0 ;《论语》撷粹[J];Women of China;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吉萍;;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特质及其影响和意义[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2 黄知伟;;儒家理想人格对构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理论的借鉴意义[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卜宪群;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专制皇权关系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6年

2 夏兴有 郭凤海 李昆明;“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1年

3 旅美学者 吴澧;如何在课堂上谈政治[N];南方周末;2009年

4 张小沛;观历史剧有感[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5 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任职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章原;“养生达人”孔子[N];东方早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迪聪;泰山审美与儒家理想人格塑造[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芳芳;论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理论对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超越及当代启示[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68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68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2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