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全球性背景下的公民:作为他者的属下——斯皮瓦克文化政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5 07:40

  本文选题:斯皮瓦克 + 殖民话语 ; 参考:《文艺评论》2014年06期


【摘要】:正作为后殖民批评的重要理论家,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趋势,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新的补充和阐释,从殖民话语研究转向跨国文化研究。对大都会中心的后殖民主义(metropolitan post-colonialism)进行批判:通过对后殖民主义的解构,揭示全球性背景下,南方的属下的生存现状,对其进行策略性地干预,谋求改变他们的地位与现状。"属下"(subaltern)这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theorist of post-colonial criticism, Spivaki Gayatri Chakravorty, facing the globalization trend of the 21 century, has made a new supplement and explanation to his theory, from the study of colonial discourse to the study of transnational culture. Criticizing the post-colonial metropolitan post-colonial ism in the Metropolitan Center: deconstructing post-colonialism, revealing the existence of southern subordinates in a global context, strategically intervening in seeking to change their status and status quo. " The subordinate "subalternative"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D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宁;解构、女权主义和后殖民批评——斯皮瓦克的学术思想探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李应志;;不带身份认同的立足点(下)——斯皮瓦克、严海蓉访谈[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3期

3 李应志;;不带身份认同的立足点(上)——斯皮瓦克、严海蓉访谈[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2期

4 周庭华;;斯皮瓦克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建(解)构[J];学理论;2010年05期

5 许晓琴;;斯皮瓦克“属下”研究及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基于性别和种族的双重视角[J];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03期

6 陈义华;;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经验与学术研究[J];理论月刊;2011年06期

7 尹锡南;;保罗·斯各特笔下的“东方”印度及“性神话”的后殖民观照——“英语世界中的印度书写”研究系列之七[J];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02期

8 李应志;;全球化与帝国主义的危机控制——马克思主义与斯皮瓦克的后殖民批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李应志;;认知暴力[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9期

10 朱康;;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地形志——福柯、斯皮瓦克、杰姆逊之间的两次“对话”[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胡爱华;朱莉;;后殖民视野下华人历史记忆尘封残片的再现——美国华裔文学作品述评[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杨乃乔;;从文化冲突到后殖民主义消解[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辜莹莹;;浅谈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局限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应志;解构的文化政治[N];社会科学报;2005年

2 编译 王惠民;猪膀胱粉末让断指奇迹再生[N];北京科技报;2007年

3 义川;Web 3.0更有前途?[N];网络世界;2006年

4 王晓路;遭遇西方:规范与入口[N];文艺报;2005年

5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解读与结论之谬(下)[N];经济观察报;2011年

6 格雷厄姆·默多克[英] 安德列·麦迪逊[俄] 滨下昌宏[日] 童世骏 夏军 许明 钱中主席 刘放桐;多元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王宁;雅克·德里达:批评的遗产[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陶庆梅;跨越学科 拓展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9 ;德里达与中国[N];文艺报;2004年

10 王宁;全球后殖民语境下的身份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庭华;在他者的世界[D];中南大学;2012年

2 李秀丽;透过文学进行文化和政治批评[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关熔珍;斯皮瓦克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费小平;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王敬慧;永远的异乡客[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6 赵建红;赛义德的文学与文化批评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蔡圣勤;孤岛意识:帝国流散群知识分子的书写状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广利;文化霸权:后殖民批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都岚岚;后回潮时代的美国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D];清华大学;2009年

10 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乐佳;斯皮瓦克庶民研究的探讨[D];苏州大学;2012年

2 江伟娇;斯皮瓦克后殖民批评理论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神生;斯皮瓦克庶民批评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孙芳芳;斯皮瓦克的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理论[D];新疆大学;2011年

5 巴微;女性主义视域中斯皮瓦克理论的价值与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戴学德;论《翻译的政治》中的修辞与伦理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赵文敏;斯皮瓦克新比较文学思想[D];西北大学;2014年

8 梁杰;为底层人而言[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王影君;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权主义诗学批评[D];辽宁大学;2007年

10 戴佳锟;“后殖民理性批判”之“药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91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91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9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