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建构主义的合理性

发布时间:2018-05-15 18:52

  本文选题:建构主义 + 自发秩序 ; 参考:《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04期


【摘要】:罗尔斯的理论是一种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本质在于对理性的信赖。哈耶克的自发秩序论强调社会秩序以及制度的自生自发和自然演进性,同时,他把理性的功能仅限于个人活动。但哈耶克反对理性的僭越、提出理性的局限性,并非是认为不可进行制度设计,而是认为这种设计应是在尊重历史前提下的创新。然而,哈耶克对唯理论的建构主义质疑的同时也提出了建构主义的合理性问题,而建构主义对社会制度或社会基本结构的建构是在多重危险中穿行的。即使真正有助于社会进步的理性的建构也必须立足于社会文化自身的根基,才具有合理性。
[Abstract]:Rawls' theory is a kind of constructivism theory. The essence of constructivism lies in the trust of reason. Hayek's theory of spontaneous order emphasizes social order as well as the spontaneous and natural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 At the same time he limits the function of reason to individual activities. But Hayek opposed the overstep of rationality and put forward the limitation of rationality not because he could not carry out institutional design but that such design should be an innova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respecting history. However, while Hayek questioned the constructivism of rationalism, he also raised the question of the rationality of constructivism. Even the rational construction, which is helpful to social progress, must be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cultur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ZX023)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ZXA001)
【分类号】:D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正国;;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J];宁夏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普瑞敏;;国家利益的“社会化”——读玛莎·费丽默《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3 李正国;;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许峰;赵猛;;论国际政治中的“安全困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5 顾肃;;从伦理到政治的建构主义——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思想逻辑基础[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3期

6 靳利华;;西方国家安全理论之比较研究——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J];唐山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苗笋;;温特建构主义文化分析及缺失[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罗展鸿;;“和而不同”的现实基础及其“建构主义”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9 戴维·A.莱克;郎平;;开放经济的政治学: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08期

10 邹赞;欧阳可惺;;“想象的共同体”与当代西方民族主义叙述的困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露风;拓展对建构主义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万书 蔡又晴 整理;争论中的国际关系主流学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世经政所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重大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张国清;打造中国的罗尔斯产业[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松涛;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政体[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邓超;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塑造[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2 李伟强;建构主义的理论融合及其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赵一t,

本文编号:1893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93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6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