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有无意识形态:西方思想界的理论纷争
发布时间:2018-05-19 20:24
本文选题:自由 + 保守 ; 参考:《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03期
【摘要】:二战以后,西方思想界存在着自由、保守与激进三派,但是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却只有自由、保守两种意识形态。普通公众有无意识形态,行为主义政治学者的研究对此存在着争议,按照意识形态的从无到有依次有五种观点:康弗斯的观点、情智理论、自我认同论、易得性模式、约束性的等级模式。争论的背后是学者们对意识形态理解的差异,即根据什么样的标准认定公众有无意识形态。
[Abstract]:After World War II, there were three schools of freedom, conservatism and radicalism in western ideological circles, but in real political life there were only two ideologies: freedom and conservatism. Whether the general public has ideology or not is controversial in the research of behaviorist political scholars. According to the ideology from nothing to existence, there are five viewpoints: Converse's view, the theory of emotion and intelligence, the theory of self-identification, the mode of easy access. A restrictive hierarchical model. Behind the debate li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holars' understanding of ideology, that is, the criteria by which the public is judged to have ideology or not.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分类号】:D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娟丽;行为主义政治学派的终结论略[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2 刘德厚;;对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解读——评《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6年02期
3 韩冬雪;;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剖析[J];政治学研究;1987年01期
4 施晓红;行为主义政治学评析[J];铁道师院学报;1992年02期
5 杜才平;20世纪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演变、特征及评价[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叶娟丽;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之再检讨[J];中州学刊;2001年05期
7 王印;早期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汪志强,袁方成;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评述[J];江汉论坛;2005年06期
9 叶娟丽;;论政治学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以行为主义政治学为例[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李芝娟;;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原则之再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王金良;比较方法的未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本文编号:1911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1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