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正义的论证路径考论——兼驳罗尔斯的“反思平衡”

发布时间:2018-05-20 13:07

  本文选题:正义 + 论证路径 ; 参考:《东岳论丛》2013年04期


【摘要】:在对正义的各种论证路径中,目的论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关于目的的分歧是形而上的,人们难以就目的是什么达成一致;功利主义是肤浅的,因为其隐含的关于幸福、快乐、痛苦或者功利的可比可加的假设从一开始就是悬而未决的伪命题;契约论是不彻底的,因为缔约方的全体一致同意几乎没有达成的现实可能;而罗尔斯的"反思平衡"是反经验的,缺乏与现实的勾连。人们认识正义的路径只能是从"理性指导下的实践平衡"出发,通过寻找正义的规则,再将规则在实践中应用,并根据实践中的效果检验和矫正关于正义及其规则的认识。
[Abstract]:Skopos are unacceptable in all the ways of argument about justice, because differences about ends are metaphysical and it is difficult to agree on what ends are; utilitarianism is superficial because it is implicit in happiness, happiness, Comparable additive assumptions of pain or utility have been pending pseudo-propositions from the outset; contract theory is incomplete because the consensus of the parties has little realistic possibility of reaching it; Rawls' reflexive balance is counter-experiential and lacks the connection with reality.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justice is to start from "the balance of pract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ason", find the rules of justice, and then apply the rules in practice, and test and correct the understanding of justice and its rules according to the effect in practic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煜婕;;试论和谐社会中经济法的发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陈彬;;论WTO的“自给自足性”——从“自给自足体系”概念出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3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黄云波;;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兼谈犯罪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王红;;消费文化时代的媒体伦理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方国武;;从“物”的形式到“人”的形式——康德形式美论的理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屹立;;惩罚性赔偿的根据与适用:法经济学观点[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魏建;宋艳锴;;刑罚威慑理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刑罚的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叶宏伟;;立法效率的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8 易凌;;影响长三角地方立法效益的因素及其对策——一种成本效益分析的视角[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黄韬;;为什么法院不那么重要?——基于中国证券市场国家管理行为的一项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安杨;我国宠物福利法律保障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梦琦;论我国融资租赁市场准入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志刚;理性立法程序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郭伟伟;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汪菁菁;破坏监管秩序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栾晓平;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荣;正义理论界说[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4期

2 房德玖;柏拉图正义观探析[J];齐鲁学刊;2001年05期

3 江山;再说正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4 史晓云;试论古代希腊的法治思想与法治模式[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7期

5 何建华;正义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制度伦理思想初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朱艳英;论权利的价值[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段吉福,余小俐;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与回响——以罗尔斯《正义论》为核心的讨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09期

9 颜廷锐;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10 吴萍;浅论罗尔斯与诺奇克正义观之差别[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何为正义?[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陈少峰 欧阳为;纠正正义:解决不公平的新思路[N];经济参考报;2010年

3 东莞法律学者 雪笠;公民不服从:追求正义不可缺的武器[N];东莞日报;2010年

4 何包钢;正义:乌有之情与现实之域[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曾业松;“仁”与“正义”[N];学习时报;2001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吴冠军;“9·11”周年祭:诺亚方舟驶向何方?[N];社会科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欧;理想的政治秩序如何可能?[D];吉林大学;2005年

2 孟昭武;行政权力行为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晋运锋;当代功利主义正义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琳;试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信任问题[D];河北大学;2005年

2 郑维伟;正义与人伦[D];兰州大学;2006年

3 迟海杰;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反思平衡法”[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冯丽;斯密论正义和仁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马庆;论罗尔斯的反思平衡理念[D];武汉大学;2005年

6 肖会舜;密尔幸福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7 尧必文;柏拉图与孟子伦理政治思想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梦婕;人是政治的动物吗?[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昕;对查特尔·墨菲激进多元民主理论的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任俊;契约论辩护道德原则的两种路径[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14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14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4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