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政策矫正:“公正感”与“外部性”的双重考量——兼论“政策协商”的公正性

发布时间:2018-05-20 14:29

  本文选题:政策公正 + 公正感 ; 参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05期


【摘要】:当前,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公正价值偏离和缺失的现象,强调管制公正、分配公正而忽略矫正公正的现象屡见不鲜。矫正公正能够成立的首要条件是符合社会公正要求的公共政策的制度设计。同时,公共政策公正性的"应然之塑"和"实然之态"与政策的社会公正感和政策外部性密切相关,对政策公正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二者作为政策公正考量的二维向度,通过公正感危机和外部性困境对于政策非公正的映射,反衬政策公正价值的偏离和缺失。本着矫正公正的理念,提出政策协商的建议和思路。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is a phenomenon that the value of justice deviates from and lacks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 phenomenon of emphasizing control justice, distributing justice and neglecting correction justice is common. The first condi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orrective justice is the institutional design of public policy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justice. At the same time, the public policy justi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ense of social justice and the policy externality,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gree of policy justice. Based on the two dimensions of the policy justice, through the reflection of the crisis of justice and the external predicament to the policy injustice, it contrasts the deviation and absence of the policy justice value. In line with the concept of corrective justic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ideas of policy consultatio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促进社会公正的公共政策分析”(编号:10BGL08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现状测评与改善对策”(编号:12㤘ZD060)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忠民;中国社会公正的现状与趋势[J];江海学刊;2005年02期

2 王彩波;丁建彪;;社会公平视角下公共政策有效性的路径选择——关于公共政策效能的一种理论诠释[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3 张曾祥;社团组织与民意表达[J];晋阳学刊;2005年02期

4 张敏;;社会和谐的政策正义路径:一个公共政策外部性的分析视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吴忠民;公正新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包亚军;苏共丧失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周育国;石曲;;公共理性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唐慧玲;;政治哲学视野下的罗尔斯差别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陈宝胜;;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罗华丽;;试析当前社会阶层和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田旭;;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及其反思——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晓丽;;创新文化:理念、环境与制度建构[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李明强;刘少武;;政府转型与收入分配改革[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3 叶国平;;罗尔斯程序正义思想研究——以《正义论》为中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文娟;;共和主义自由与帝国的悖论[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6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胡振华;;服务型政府建构视域下的价值领导[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8 汪永成;李宣;;城市社区基层民意机制的探索性创新——对盐田区民意畅达模式的研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9 汪永成;李宣;;城市社区基层民意机制的探索性创新——对盐田区民意畅达模式的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张玉;唐良凤;;论规制性公共政策执行的可接受性——以中国“环境规制政策执行”的历史演进为分析文本[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汪德荣;北部湾港口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丹怡;解读约翰·密尔的自由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鞍钢;腐败与社会不公——中国90年代后半期腐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与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2 孙晓春;社会公正:现代政治文明的首要价值[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3 程浩,黄卫平,汪永成;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研究[J];战略与管理;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项峰;李郁芳;;地方政府规制与规制外部性[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2 梁高峰;李录堂;;正外部性问题法律解浅议[J];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04期

3 胡元聪;;法与经济学视野中的外部性及其解决方法分析[J];现代法学;2007年06期

4 倪志龙;;外部性失灵及其法律规制[J];特区经济;2009年12期

5 张敏;;社会和谐的政策正义路径:一个公共政策外部性的分析视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邹先德;论经济外部性的法律特征[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7 薛丹丹;;外部性视野下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经济法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8 黄河,李永宁;西部生态农业的外部性损害与国家补偿法律制度片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梁丽芳;张彩虹;;构建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经济学分析[J];理论探索;2007年06期

10 王冬;;法学视域下正外部性激励问题考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芦文龙;;技术的外部性探讨[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赵海怡;钱锦宇;黄少安;;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法律制度选择——民商法不容忽视[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马中;蓝虹;;环境资源产权明晰是必然的趋势[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左慧琴;赵伟滨;;环境友好型增长方式的企业实现障碍分析——经济外部性视角的考察[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5 肖艳;;洞庭湖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外部性分析[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肖艳;;洞庭湖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外部性分析[A];2012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2年

7 邵清;刘志迎;;网络游戏消费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凤泉;方瑞祥;;江苏交通管理——从权力行政到服务行政的新取向[A];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龚迪嘉;朱忠东;;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负外部性问题对策初探[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谢晓尧;;也论知识产权的冲突与协调——一个外部性的视角[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兴中;经济的外部性[N];重庆日报;2004年

2 李仁君;假如由别人来买单[N];海南日报;2004年

3 强兴华 聂磊;关注经济的外部性[N];金融时报;2004年

4 张耀昆;经济外部性 不容回避的话题[N];金融时报;2007年

5 李光宇 马凌 长春税务学院法学院;预防侵权行为:外部性内部化需多元化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陈会广;基于外部性内在化的补偿路径[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7 何雄伟;广场舞的“是”与“非”[N];江西日报;2013年

8 沈满洪 杨天;生态补偿机制的三大理论基石[N];中国环境报;2004年

9 中国消费者报 郭松民;“天价年夜饭”不能想吃就吃[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10 往枰;镉污染的“外部性”与GDP[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小兵;政府管制的经济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3年

2 杨志武;外部性对农户种植业决策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江月;全球视野中的外部性问题及其内部化路径选择[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2 邵清;上瘾品消费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廖嵘;从公共产品的供给看政府职能的转变[D];重庆大学;2005年

4 樊远翔;论政府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措施选择[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14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14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8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