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现代权力关系的交换属性及其超越方案

发布时间:2018-05-20 19:53

  本文选题:权力关系 + 交换关系 ; 参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等级身份制是农业社会权力关系得以生成的根源,但在进入工业社会后,由于启蒙思想的设定而使权力关系的社会基础消失了。然而在社会的组织化过程中,权力关系又在组织中并通过组织而被建构起来。现代组织中的权力关系不同于农业社会中的权力关系,它不是一种纯粹的支配关系,而是获得了交换关系的属性。克罗齐耶和费埃德伯格发现了权力关系中的交换属性,这使权力制约方案的建构出现了新的契机。可是,这项科学发现仅仅是在既有组织形式和性质不变的条件下才有意义。事实上,在人类后工业化的进程中,一种新的组织——合作制组织正在生成,而对于合作制组织而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使权力与权力意志分离的问题。如果能够找到权力与权力意志相分离的路径,那么权力的功能也将会呈现出全新的特征,而权力制约的问题也就会更加容易解决了。
[Abstract]:The hierarchical identity system is the root of the power relationship in agricultural society, but after entering the industrial society,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the power relationship disappeared becaus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nlightenment thought.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the power relationship is constructed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 The power relationship in modern organizations is different from the power relationship in the agricultural society. It is not a pure dominating relationship, but an attribute of exchange relationship. Crozier and Feedberg discovered the exchange attribute in power relationship, which made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restriction scheme a new opportunity. The scientific discovery, however, is meaningful only if the form and nature of the organization remain the same. In fact,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post-industrialization, a new kind of organization-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is coming into being, but for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the key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is the separation of power and power will. If we can find a way to separate power from power will, then the function of power will show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blem of power restriction will be solved more easil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服务型政府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070)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D0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雯;巨澜;;福柯视野中的权力、知识与身体[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王玲;;论权力集散与国家演进[J];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01期

3 刘永高;;权责均衡与制度建设[J];理论前沿;2008年20期

4 刘超;;“整体政府”模式的政治学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程平源;;内卷化的权力及其微观分析[J];江淮论坛;2007年06期

6 张羽佳;;权力与革命:福柯的1968[J];世界哲学;2008年06期

7 龚群;论权力关系及其伦理特性[J];现代哲学;1999年02期

8 吴冬明;;乌尔希里·贝克“风险”观的马克思主义批判[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张康之;;探寻新的组织形态的行政学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10 张康之;;论合作制组织的开放性[J];探索;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西宝;王洋;;现代危机传播与网络治理:政府创新视角下的基础设施、信息和组织整合[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朱晓红;;浅析社会治理体系的网络结构[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党国英;;民主政治的动力: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陶庆;;马克思主义政党早期执政方式中的宪政思想——“俄共(布)党团——苏维埃”政制的嬗变与改革[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建斌;伍小乐;;服务型政府建设中行政人权利人格与权力人格冲突及调适[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为民;;公安文化与风险社会[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高小平;侯丽岩;;危机管理方法论初探[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苏萍;杨学津;;浅析社会危机中的政府行为[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林德山;;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观念与政策争议[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斯蒂芬诺·佩去契尼;刘芳;;再思批判理论:规范性、权力与民主[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一南;危机与权威[N];学习时报;2006年

2 张伟;政策制定中的程序合理性[N];学习时报;2006年

3 梁发芾;张维迎的补偿论是双重标准[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4 韩立新;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N];学习时报;2008年

5 [美]马歇尔·萨林斯邋罗杨;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文化和人性[N];文汇报;2008年

6 刘淡 北京大学哲学系;对民主化历史的新诠释[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7 刘青 北京大学历史系;美国史学界兴起“美利坚帝国”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张康之;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N];新华日报;2011年

9 张哲馨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民意为先”:政治营销的理念及策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记者胡言午;比较政治学:方法比理论更重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水英;理解政治权力[D];吉林大学;2011年

2 储诚喜;哲学诊断与当下关切[D];复旦大学;2008年

3 段成利;论性别政治的终结[D];浙江大学;2013年

4 晏鹰;基于个体认知调整的自发扩展制度发育及演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柏志;论农业社会治理中的权制文明[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胡春艳;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D];厦门大学;2006年

7 李春阁;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玮;知识密集型组织若干组织政治行为及其政治知觉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9 李辉;论协同型政府[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殷冬水;民主:社会正义的生命[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岚;政治和谐视阈中的权力关系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岳伟华;权力论[D];西南大学;2012年

3 张立刚;马克思的人权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李绍平;政治转型的机制研究—对现代化理论的一项贡献[D];辽宁大学;2011年

5 庄立峰;中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比较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朱俏沫;论政府在推进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钟世升;论公共权力的效力及其边界[D];吉林大学;2007年

8 胡红伟;网络社会的权力转移与重组[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9 王华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不确定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李娜;政府部门垂直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16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16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d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