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马克思和卢梭和谐思想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9 15:51
【摘要】:和谐社会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追求,它是人类理性和智慧的产物,也是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从人类的美好愿望出发,基于越来越复杂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并积极规划了实现这种目标的方针和策略。实现和谐社会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引导,马克思和卢梭的学说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两者和谐思想的比较可以为现阶段和谐理论建设提供理论参考的目的。进而为协调人际关系、保障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升华"家国一体"共同愿望、完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尽微薄之力。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明确了和谐思想的内涵,阐述了马克思和卢梭在国家观、道德观、平等观等方面体现出的和谐思想,证明了马克思和卢梭学说中蕴含着丰富和谐因素,为后来两者和谐思想的比较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对两者国家观、道德观、平等观等方面的比较。两者在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途径和方法各有侧重,但表现出共同追求即:珍视自由、平等、尊重个人的价值和地位。通过两者和谐思想的比较希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对两者和谐思想比较的思考,这种思考充满着对未来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上越走越平坦的美好期待。
[Abstract]: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expectation and pursuit of human beings for a better future. It is the product of human reason and wisdom, and it is also Marx's social ideal. Based on the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relations of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so 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s forward the goal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ctively plans the policy and strategy to realize this goal. The realiza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needs the support and guidance of theory. Marx's and Rousseau's theories contain abundant harmonious thoughts,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m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theory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n it can help to coordinat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ensure social harmony, realize fairness and justice, sublimate the common desire of "family and country as one", perfect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consolidate the ruling position of the party.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clarifi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harmonious thought, and expounds the harmonious thought embodied by Marx and Rousseau in the aspects of state view, morality view, equality view and so on. It proves that Marx and Rousseau's theory contain abundant harmonious factors,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comparison of their harmonious thoughts. On the basis of the first chapter, the second chapter compares the state view, morality view, equality view and so on. They have their own ways and means to realize the ideal society in the future, but they show the common pursuit of cherishing freedom, equality and respecting the value and status of the individual.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ideas of harmony, the author hope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third chapter is on the basis of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thinking of the two harmonious thinking, this kind of thinking is full of the future Chin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on the road more and more smooth and beautiful expectations.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A81;D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军;;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02期

2 高志东;;恩格斯对杜林平等观的批判及其对我国平等、公平问题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张成山;;马克思平等观的当代理解[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刘德吉;;阿玛蒂亚·森的能力平等观与公共服务均等化[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5 李艳庆;房蕾;韩兵;;论马克思平等观的发展历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于越;;西方近代平等观的历史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8期

7 李艳庆;刘丽;;论马克思平等观对资产阶级平等观的超越[J];武警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8 徐琳;论中国的平等观及中西平等观比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Z1期

9 乌云娜;平等与平等观及其历史把握[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10 徐圻;物的必然与人的自由——略论马克思的平等观[J];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希恩;;论周恩来的民族平等观[A];周恩来百周年纪念-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8年

2 何卓恩;;大陆赴台自由知识分子1950年代对平等观的调整[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钟麒;;马克思主义平等思想与基督教平等思想关系探析[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王景平;以“平等”促发展[N];山西日报;2002年

2 李纪才;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思想[N];学习时报;2008年

3 关尔;务工青年的平等观[N];工人日报;2007年

4 郑杭生(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从以平等取向为主到以公平取向为主[N];辽宁日报;2001年

5 赵向文;论毛泽东的平等观及历史价值[N];山西党校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熙;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欧顺军;伦理视域下的佛教平等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丹;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李艳庆;马克思平等观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田莉;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璐;马克思平等观及其现实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于越;马克思平等观与和谐社会利益制度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荣荣;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当代意义[D];新疆大学;2012年

7 张卓娅;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8 朱凤云;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赵兴旺;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大学;2015年

10 杨维;马克思与卢梭的平等观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74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74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b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