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体选择与国情影响——基于中亚五国政体模式的分析
[Abstract]: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of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is in a period of continuous transformation.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transplanted to western countries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president, weak parliament, lack of judicial independence, and the mere formality of election and political party system. This not only has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relics, but also is the realistic political need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existence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political consequences show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is a complicated and long historical proces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draw lessons from and transplant the system, but more importantl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to create a unique design. Otherwise,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produce democratic results.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法学院;
【基金】: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中亚地区宪法体制变迁研究》(11BFX09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宏伟;;中亚国家政党体制的形成与发展[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04期
2 常庆;中亚五国独立以来政治经济形势述评[J];东欧中亚研究;1996年06期
3 丁佩华;;西式民主成“鸡肋”——吉尔吉斯斯坦政权变更的警示[J];决策与信息;2010年07期
4 高永久,徐亚清;独立后的中亚五国政治体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杨雷;孔春雨;;中亚五国议会制度比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震;;从民法上的环境权到宪法上的环境权[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2 上官丕亮;;比较法视野下的当代宪法典制定——以原社会主义国家现行宪法典的制定为中心[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3 张扩振;汪进元;王X;;经济宪法学理论框架建构新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郭曰君;吕铁贞;;社会保障权宪法确认之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7年01期
5 陈盛;;“Jury”在美国宪法中的确切含义与翻译问题探究[J];边缘法学论坛;2007年02期
6 陈琛;论我国行政指导的法治化建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胡静;;试析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外部动力[J];沧桑;2011年01期
8 张献勇;;最高审计机关负责人独立地位的立宪保障——一个宪法文本分析的视角[J];财贸研究;2008年03期
9 郑洁;徐仲伟;;印度学校道德教育管窥[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靳羽;;处在十字路口的法院经费保障体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盛;;“Jury”在美国宪法中的确切含义与翻译问题探究[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牛静;;接近使用媒体权与言论自由[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刘运宏;;平等保护原则的规定及其意义[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王宝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刍议[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温辉;;国家教育权:一个宪法学概念的由来[A];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C];2005年
6 姚来燕;;论财政民主[A];财税法论丛(第5卷)[C];2004年
7 赵芳春;肖正军;;税收法定原则内含的悖论及其原因分析[A];财税法论丛(第7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延军;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夏咏;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承就;古巴共产党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馥源;政府间关系与城市治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秦玉娈;中国国民税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丽娟;地缘政治视野下中亚民族问题对中国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刘婧婧;宪政视野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音;英国宪政建立的宗教原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奉定勇;论印度独立前后的社会转型[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崇华;人民法院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周玉;我国法院经费体制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阿依古力·依明;哈萨克斯坦民族政策现状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姚楠;论在中国新疆及其周边国家打击“三股势力”的国际合作[D];暨南大学;2010年
7 马堰妮;论迁徙自由权[D];南昌大学;2010年
8 朱瑜雯;知识产权法的宪法正当性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常昌;美苏民族融合范式之比较[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10 吴天照;我国宪法中的社会保障权条款评析[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启芸;塔吉克斯坦[J];东欧中亚市场研究;1998年04期
2 刘启芸;塔吉克斯坦新总理阿·盖·阿基洛夫[J];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03期
3 刘庚岑;独立后的吉尔吉斯斯坦[J];东欧中亚研究;1995年02期
4 常庆;中亚五国独立以来政治经济形势述评[J];东欧中亚研究;1996年06期
5 刘启芸;塔吉克斯坦总统埃·沙·拉赫莫诺夫[J];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02期
6 常庆;宗教极端势力与中亚地区安全[J];国际观察;2000年04期
7 杨建新,高永久;论中亚伊斯兰教的复兴问题[J];西北史地;1998年02期
8 常庆;塔吉克斯坦:内战过后现曙光[J];中国民族;2002年04期
9 刘庚岑;奉《玛纳斯》为经典的吉尔吉斯斯坦[J];中国民族;2002年05期
10 何希泉;世纪之交的中亚形势特点及前景[J];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Z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琦;;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和宪法制度的完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邓立强;;俄罗斯《宪法》的产生背景与特点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王慧;对我国宪法制度的反思[J];当代法学;2000年04期
4 张忠军;张烁;;宪法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民族化解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张安毅;;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路径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08期
6 商继政,傅华,秦祖富;论江泽民同志的宪法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04期
7 朱全宝;;城乡居民享有平等选举权的法学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范毅;;论我国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的宪法学说[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9 ;《区在南斯拉夫宪法制度中的地位》[J];俄罗斯研究;1983年01期
10 朱全宝;;城乡居民享有平等选举权的法学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傅光明;;论现代税制博弈对宪法制度产生的影响[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千帆;;宪政文化与制度建构刍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季美君;澳大利亚的宪法制度[N];检察日报;2001年
2 许 琳;挪威的宪法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构建比较宪法学理论体系的尝试[N];法制日报;2001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 莫纪宏;宪法的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上官丕亮;宪法文化与宪法命运[N];法制日报;2003年
6 本报驻委内瑞拉记者 张卫中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美洲国家组织坚持塞拉亚合法地位[N];人民日报;2009年
7 许 琳;挪威的宪法监督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 高全喜;尘世间,一颗伟大的心灵离去了[N];经济观察报;2010年
9 民族所 刘泓;欧盟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民族国家的终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周叶中;宪法:有形的制度 无形的文化[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西虎;论作为宪法制度的国哀制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胡建华;宪法环境保护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3 向峻青;以人为本的宪法文化之省思与构建[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浩晟;法官独立之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5 蒲林;论立宪技术[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6 文雄;美法中行政立法的历史沿革之比较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何真;私人财产权与宪法的演进[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霍慧超;论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耿侃;论外国公民申诉制度的宪法保障[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0年
10 段志辉;酋邦向原生国家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31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331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