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妥协的价值和规律
[Abstract]:Politics is the art of compromise. Political compromise has importa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human political history. 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political comprom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subjects, political compromises are at least: compromises between different political parties, compromises within political parties, compromises made by politicians to the masses, and compromises between the masses. A compromise between nations, etc. Political compromise has important values and functions in the political life of human beings. They are: it can effectively resolve political differences,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public interests, and ensur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all parties, which is the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However, there are rules and principles for political compromise, and there is a prerequisite for compromise. Compromise must be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win-win, compromise should be skillful, and compromise should have a bottom lin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分类号】: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程同顺;赵一玮;;村民自治体系中的村民小组研究[J];晋阳学刊;2010年02期
2 刘勇;;政治妥协:社会冲突视阈中的公共理性[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张旭东;;债务美国的救赎[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乐坤;张晓彤;;村民小组存废之解析[J];海峡法学;2014年03期
2 刘五景;;“泛政治化”“去政治化”抑或“中性化”——对政治与教育关系的再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程岩;钟文圣;;核心行动者与当前我国公共理性、政治公共空间的构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韦少雄;;村民自治组织结构关系论析[J];河池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高海;;征地补偿款分配纠纷之民事责任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6 王德福;;政策性与公益性:中部农村的双层治理结构与逻辑[J];青年研究;2011年04期
7 龚宏龄;;历史合力论在民主政治中的方法论价值[J];求索;2011年10期
8 秦海燕;;农村村民小组功能浅析——以皖中地区新林村为个案[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龙太江;;维权抗争中的妥协理性[J];探索与争鸣;2011年09期
10 路在府;;我国城市管理中的商谈治理及其实现机制——基于交互主体和公共理性的政治哲学向度[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滔;寻找“最基层”:民族村寨村民自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景华;反腐败预防优先理念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谢晖;宽容问题探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崔慧姝;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及其争议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向丹;我国集体林改“产权明晰”进程中的法律问题[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曾智;村民小组对农村社会的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邹靖;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款分配制度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4 杨菲;转型期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国英;政治妥协及其当代意义[D];浙江大学;2013年
6 何毅;论村民小组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杨爽;新时期政府与民间协商对话的政治学分析[D];南京大学;2013年
8 谢伟民;工具性认同:村民小组的行动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曾文思;统筹城乡背景下重庆市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10 葛冰;论教育制度变革中的妥协[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龙太江;妥协理性与社会和谐[J];东南学术;2005年02期
2 韩兆柱;论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J];教学与研究;2004年02期
3 罗维;;政治妥协:何以可能?[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2期
4 于建嵘;;泄愤事件的后续效应[J];南风窗;2009年15期
5 邹宏仪;尤健;;一个村民小组的“草根民主”创举——记赵坝“农民议会”[J];群众;2008年06期
6 柯林斯;费涓洪;;冲突理论的基础[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11期
7 刘勇;;“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心理分析及心理疏导机制构建[J];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8 王长江;;政府体制创新要直面既得利益[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07期
9 刘勇;;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的社会合力探析[J];中州学刊;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乐;政治文明视域中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03期
2 萧斌;一部系统研究政治文明的力作——读《政治文明论》[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陈云凤;浅析政治文明的内涵及实现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4 林荣光;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贾建梅,冯石岗;解析“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高文霞;浅析中国当代青年的政治参与性[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邓伟志;加强对政治文明的研究[J];安徽决策咨询;2003年01期
8 林五星;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9 冯韧;论政治文明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兼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J];理论前沿;2003年02期
10 刘德厚;坚持劳动人本政治观,积极推进小康社会“人民宪政”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永华;;试论政治文明建设的现实依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建平;;不断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林尚立;;有效政治与大国成长——对中国30年政治发展的一种反思[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4 黄丽清;;政治也可以生活化[A];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邓志强;;网络社会青年政治意识表达研究[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6 周贵卯;;试论社会稳定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何绍辉;黄海;;新时期青年政治意识表达变化研究[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8 武立静;;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A];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展论文集[C];2013年
9 王建民;;在任何情况下,共产党都得讲政治[A];灯塔颂——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七十五周年论文专辑[C];1996年
10 陈仕龙;;简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A];江苏省政治学会2002年“全球化与政治文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燕继荣;政治文化研究的一般方法[N];学习时报;2005年
2 周平;政治文化——政治生活中一种无形的力量[N];云南日报;2001年
3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院长 商红日;发展低度政治生活化解冲突[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法学博士 桑玉成;论优良政治生活的基础[N];解放日报;2010年
5 ;短信折射政治文化[N];惠州日报;2011年
6 第二炮兵某部政治处主任 王国印;讲政治不论职务高低[N];科技日报;2012年
7 王海洲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文化困境中的现代政治仪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本报评论员;政治参与因开放而有序[N];长江日报;2013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研究员 张明澍;公民政治素质调查中的几个“发现”[N];北京日报;2013年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乔新生;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文明[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英配昌;中小学学生政治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海龙;场域、动员和行动:网络社会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王永志;中俄市场化进程中政治权力作用的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健;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D];清华大学;2005年
6 翟波;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刘建伟;当代西欧公众政治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刁桐;社会抗争的治理之道[D];吉林大学;2012年
9 贾建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D];中共中央党校;1993年
10 郝宇青;苏联政治生活中的非制度化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爽;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2 任佩文;论政治文化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郑盼;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民政治参与[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卓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杨钦涵;我国政治博客的功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李昊懿;政治文化视角下的官场潜规则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李冰;政治秩序的学理分析及现实构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王晓萌;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构建[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丽娟;政治妥协及其对政治民主化的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伍牧原;新时期我国政治文明的实践和发展[D];新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32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332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