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治理中的议程回应性:范式重构与理论阐释
[Abstract]:How to respond to the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citizens in a complex and pluralistic modern environment has become the greatest challenge of contemporary democratic governance. This mean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transcend the paradigm of social centralism of democratic theory and transfer the research of responsiveness from the framework of responsibility-control to the framework of capability-construction which emphasizes the autonomy of the state. In this framework, the responsiveness of democratic governance is achieved through a bilateral process centred on the policy agenda: on the one hand, the broad participation of citizens and, on the other, the effective response of the Government.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reates the response ability of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makes different social problems effectively solved in different response mode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完善政府社会服务功能研究”(项目号:10ZCC022) 江苏省优势学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8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向宝云;卢衍鹏;;生存的艰难与平凡的伟大——简评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5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6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8 钟娟;姜起民;;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的理论基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李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梁晓淮;张洪得;;独立化 公开化 法制化——检察机关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的检讨与重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王祺国;;论和谐司法[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郭云忠;;《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话语变迁[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5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霞;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政府在群众性体育赛事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葛纾月;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观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澄;邻避现象及其应对[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郭春阳;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纳案”之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秋风;;公推票决要程序公正、渠道畅通[J];今日中国论坛;2011年05期
2 孙吉海;国林霞;;浅析民主治理理论及其发展[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3 华锋;王贺贺;左政;;我国法制化进程中班级民主治理的优化路径[J];法制与社会;2010年36期
4 吴思红;;国外城市民主治理中公众参与机制及其启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王燕燕;;突破集体行动的困境 使民主运转起来[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郭yN;;我国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困境与出路[J];桂海论丛;2011年02期
7 赵红灿;池忠军;;新农村民主治理理论建构的社会资本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林庆平;全球治理的原则:民主治理[J];国际论坛;2004年02期
9 易泽艳;;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舆论监督——协调公民与政府关系和谐的动力[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王峰;;问责制在农村治理中的运用[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钮汉章;;世界的新民主治理:争取世界持久和平的战略选择[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2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孔繁斌;;民主治理研究:一个承认政治的框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周义程;黄菡;;以合作治理超越民主治理——评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的合作治理构想[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牛美丽;;预算民主恳谈:民主治理的挑战与机遇——新河预算民主恳谈案例研究[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苏忠林;岳奇;刘三;;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基于回应性理念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肖金明;;建构和完善农村社会民主治理体系与制度——兼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伟;;基于协同论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探讨[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温晋峰;魏姝;;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与对策——以某省会城市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10 帅学明;王骁;;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其价值流变[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俞可平;现代民主治理视野中的和谐社会[N];文汇报;2005年
2 傅达林;村级民主治理期待“全面推进”[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6年
3 傅达林;全面推进村级民主治理的两个关键[N];检察日报;2006年
4 张海军 高大成 记者 姜健;“四权”民主治理 解决决策难题[N];牡丹江日报;2008年
5 李树桥;回应性是现代政府的时代特征[N];经济观察报;2007年
6 汤晋苏;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民主治理新模式[N];中国社会报;2007年
7 郭佳;公平发展与民主治理[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8 朱亚夫;利益关联 制度监督[N];安庆日报;2006年
9 刘谦祥;基层民主治理的路径选择[N];学习时报;2008年
10 北京市第2期区县局级领导干部研修班 高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N];北京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钮松;欧盟的中东民主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高娟;责任政府导向下的政府回应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曾俊森;政府信任论[D];武汉大学;2013年
5 赵晗;中国地方政府回应机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毛宝铭;科技政策的公众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许安标;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绩效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吕永成;善治取向下的村域公共治理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义强;民主和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姚涛;基于延伸的计划行为理论的网络游戏持续使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辉杰;基层治理中的民主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李爽;系统分析视域下政务微博的回应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赵敏;回应性视角下网络问政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4 吴素雄;村级民主治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舒娟娟;农村公共服务的政府回应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白峰;基于乡镇行政视角下的政府回应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朝霞;我国政府回应功能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魏英;论回应型法[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李文静;服务型政府新型服务方式探析[D];吉首大学;2012年
10 殷晓飞;转型期我国政府回应能力提升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58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3584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