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蒂利奥内《廷臣论》研究
[Abstract]:Baldassare Castiglione,1478-1529 is a famous humanist and diplomat in the Renaissance of Italy. His masterpiece, "on courtiers", fully embodi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istic ideology and culture during the Renaissance. It not only enjoyed a reputation in the literary world at that time, but also had a unique influence on the process of European ideology and culture. In wonderful style,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Duke of Urbino and his courtiers took place in 1507. The topic of the conversation was how to be a perfect courtier and a perfect court lady. In addition to conversation, courtiers also described the court life and othe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cene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outlines the life and works of Castillionne and focuses on the vivi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birth of this masterpiece. The second part generalizes the main contents of "on courtiers", including "the condition of becoming a perfect courtier", "a guide to the practice of courtiers" and "the educational methods of the princes", and focuses on explaining Castillionne's "on the perfect courtiers" and Sprezzatura's idea. The third part comments on the humanistic feelings embodied in Castillionne's whole thought frame. The fourth part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status and influence. This thesis also tries to reveal the complexity of Castillionne's character and though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and to analyze the humanism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alism and idealism. On the one han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realistic human nature and realistic political operation of the country, Castillionne excavates the essence of political governance and the way of becoming an official. On the other hand, guided by the ultimate beauty of Neo-Platonism, the vision of the design of perfect people and perfect society. The outstanding point of Castillionne's humanism is that he does not avoid the contradiction and realizes that the root of the contradiction lies in man. So Castillionne's masterpieces of dignitaries, men and women, all vivid images. It is thi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realistic politics, the beauty of ideals and the vivid nature of human beings that has produced a long historical response.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0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汉景;赵军;;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的远航——政治学视角下的比较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张本英;英吉利民族与英帝国[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单中惠;勾月;;近代欧洲绅士教育简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单中惠;;君主之鉴派与君主教育理论的发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姜德福;国内学术界对15—18世纪西欧贵族的研究述评(1979—2001)[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7 刘湍康;张永清;;《廷臣论》中的贵族理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傅新球;16~18世纪英国中上阶层的择偶标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吴先伍;;人的发现与隐没——现代性内在矛盾的历史审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姜军;;试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经济与文化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亮;;维米尔家世考疑:一种文化地图的方式[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孟宪平;;荒野及其在西方风景画中呈现方式研究[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4 刘大椿;;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庄永成;;我国工业设计急需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周春生;;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个体精神[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7 周春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诗性智慧的历史透视[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罗益民;;性别伦理美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批评的新方向[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锐生;;作为现代性的以人为本[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伍学进;;试论城市的窄街道、小街区系统[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崔英姬;中韩家族小说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宫丽;精神家园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孙华程;城市与教堂:制度视野下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生与演进[D];西南大学;2011年
8 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试论11-13世纪英格兰王权的扩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尤正;《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伦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钱芳华;卡洛·金兹堡微观史学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丽菊;有限之无限[D];南昌大学;2010年
5 吴婷婷;解放与束缚[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贺团卫;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思想与当代中国人权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恒存;走向困境的讽刺文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玲会;中意传统经典家具风格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杨娜;论17-19世纪的英国贵族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宋伟杰;莎士比亚戏剧与贵族文化元素[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16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1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