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不平等和不确定性的社会建设
[Abstract]:Up to now, most people tend to regard equity as the core valu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that is, social construction is mainly oriented to the problem of inequality. The coming of risk society may lead to "unequal social value system replaced by unsafe social value system". China's social construction should face the inequality of class society and the uncertainty of risk society. The problems or crises facing the unequal social construction are to a large extent predictable,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 basic role here. The risks to be dealt with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ety facing uncertainty are fundamentally unpredictable, and the subject of "society" should play a more basic role here. In order to make "society"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ety facing uncertainty, the government must first delegate power to the society and release the society before the so-called "activate" society. Secondly, we should support the society through the positive contact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societ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社会建设研究所;
【分类号】:D081;D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小章;;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重心”[J];浙江学刊;2011年01期
2 王小章;;论焦虑——不确定性时代的一种基本社会心态[J];浙江学刊;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世伦;马金芳;;社会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2 侯帅;;福利国家矛盾中的工作伦理探析——以“奥菲悖论”为视角[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3 吕艳辉;;行政给付限度论[J];当代法学;2011年02期
4 邢会强;;财政政策与财政法[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谢静;;奥菲国家理论思想溯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10期
6 汪华;;论“福利国家”产生的实践传统与理论渊源[J];改革与战略;2008年12期
7 张广利;张婷婷;;从福利国家到社会投资国家:吉登斯关于福利体制的再造[J];改革与战略;2012年04期
8 李韬;邹农俭;;社会建设的承担主体与动力机制探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肖扬东;刘卓红;;当代西方福利国家的重构——走向熊彼特主义竞争国家[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10 郭忠华;;克劳斯·奥菲对福利国家管理危机的探析[J];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07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廖慧卿;;中国公共卫生危机的多中心治理之维[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郑青;夏国永;;福利政治与非竞争性执政党社会治理变革研究[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3 陈杜昊;桂立;;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福利思想探源[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雁;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棉管;行动中心制度主义:重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晓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游;担保行政:公用事业公法治理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6 曹军辉;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范式转换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方新军;权利客体论[D];厦门大学;2006年
8 杨山鸽;后福利国家背景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D];复旦大学;2006年
9 周俊;全球公民社会与国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陈国申;从传统到现代:英国地方治理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平;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完善与政府管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曼彤;网络公民社会的本质及其价值[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徐美奥;流动劳动力养老保险之路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周豪;治理理论视角下北欧国家福利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曲明影;西方福利国家理论述评[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6 王洋;社会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的演变及原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7 吴潇;美国里根政府的社会救助政策改革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闵晓丽;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保障权的分配正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邹爱军;医疗风险的识别与责任分担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中平;公物概念在中国法中的构建:必要与可能[D];厦门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小章;马克思的全球视野和全球化视野中的马克思[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2 王小章;冯婷;;集体主义时代和个体化时代的集体行动[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3 王小章;;公民权利、市场的两重性和社会保障[J];学术论坛;2007年07期
4 王小章;;风险时代的社会建设[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坚;[N];南方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爱德华·米利班德;邢立军;;不平等为何重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4期
2 许少波;对平等与不平等问题的理性思考[J];开封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3 周凤龙;;浅谈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不平等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 徐晓晓;;注射死刑实施中的问题[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6期
5 韩剑锋;赵小尚;;孙中山“真假平等”观浅议[J];人民论坛;2013年18期
6 丹尼·罗德里克;;《资本在二十一世纪》和时代精神[J];南风窗;2014年11期
7 董春宇;平等与不平等的再思考——一种政治哲学解析的新维度[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8 汤杰鹏;;所有制与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解读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J];黑龙江史志;2008年06期
9 黎环;熊循庆;张敏;;卢梭经济政治异化思想浅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10 周芳芳;;合作、冲突与调适:社工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研究[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潘勤华;高健;;论我国收入不平等与教育不平等的相关性[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姜孝宇;;关于科学技术应用与人类社会不平等之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3 张晓波;;中国教育和医疗卫生中的不平等问题[A];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2期(总第6期)[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京华;论我国高校招生不平等的现象及原因[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鹏;自然天赋不平等的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21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2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