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公葬李大钊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政治文化生态

发布时间:2019-03-05 08:42
【摘要】:1933年,李大钊就义6年后,北平各界发起了公葬李大钊的活动。这次公葬除了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青年学生外,当时国民政府的高层人士、社会各界团体、持不同文化立场的知识分子纷纷在这次公葬活动中亮相,这显示了民国政治文化生态的复杂性。不同政治文化力量对李大钊身份的确认和解读,以及围绕着公葬李大钊活动的话语权争夺,为我们深层次解读民国文化的多义性提供了可能。
[Abstract]:In 1933, 6 years after Li Dazhao died, all circles in Beiping initiated a public burial of Li Dazhao. In addition to the young students led by the underground party organiz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high-level figures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t that time, organization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society, and intellectuals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positions made their appearance in this public burial event one after another. This shows the complexity of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colog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onfi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Li Dazhao's identity by different political and cultural forces, as well as the contention for the right to speak around the activities of Li Dazhao, provide us with the possibility to deeply interpret the ambiguity of the cultur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D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J];读书;1993年05期

2 侯健美;;碧血春花——李大钊就义前后[J];决策与信息;2007年11期

3 育辉;刘半农与李大钊[J];江南论坛;1996年01期

4 李义彬;;关于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任职的时间[J];历史研究;1979年10期

5 胡乔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李大钊[J];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01期

6 王世儒;;胡适是李大钊的好朋友[J];文史精华;2012年11期

7 散木;身后李大钊[J];文史月刊;2003年05期

8 端木蕻良;;回忆郊祭李大钊同志[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02期

9 王逢原;王乃天;;公葬李大钊同志[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金民;;《新水浒》主旨“救世”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王永茂;论鲁迅的进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陈望衡;;炫目的学术景观:美育的凸起——20世纪初社会转型之际美学现象考察之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徐纪阳;;“鲁迅传统”的对接与错位——论光复初期鲁迅在台传播的若干文化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卢文婷;;破碎的身/影:续写与对话——《野草》与德国浪漫主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陆学莉;;宋元小说中唐侠女形象的嬗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武卓斐;;此是有情痴:《世说新语》之“哭”[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何旺生;;士风与文风——读《任f 与南朝士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史应勇;由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到括囊大典、贯通六艺——论郑玄通学的产生[J];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向荣;;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4 张劲松;;晴雯双重人格探微——亦主亦奴的文化悲剧[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肖国栋;;论《野草》的悖论心理结构[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晴;;论人物纪念馆的人文精神[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哈迎飞;;论鲁迅的家族意识[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姜彩燕;;鲁迅与实用主义儿童教育思想[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赵京华;;普罗文学的政治性和世界性——重读小林多喜二《蟹工船》兼论20世纪30年代中日左翼文学的同时代性[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2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蔡琳彬;老舍小说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探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34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34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4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