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语义场视角下的公共表达

发布时间:2019-03-16 14:29
【摘要】:公共表达、公共利益和公共话题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公共表达的本质是信息;公共利益的本质是实用;公共话题的本质是被表达的对象。三者相互依存,又各自独立。作为信息的公共表达,分为主客观两个层面。一个事物是否具有公共利益的属性,主要看它是否涉及到了广泛人群的利益。话题是否具有公共性,离不开解读者头脑中的知识。
[Abstract]:Public expression, public interest and public topic are three different concepts. The essence of public expression is information; the essence of public interest is practical; the essence of public topic is the object to be expressed. The three are inter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As the public expression of information, it is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Whether a thing has a public interest attribute depends mainly on whether it involves the interests of a wide range of people. Whether the topic is public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knowledge in the reader's mind.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公共媒介与私人话语——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研究》(一般课题课题编号201203196)成果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玲;;网络公共表达离“话语民主”有多远?[J];新闻爱好者;2009年1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国建;论现代诗的“间离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周全田;禅思与诗思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3 李晓丹;;广告作品意蕴传播的特点[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5期

4 陈黎;从康德到巴尔特: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周志高,刘县军;《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成因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王娟萍;;西方电影中的隐喻修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宋时磊;;侦探、知识与玫瑰——对艾柯《玫瑰之名》的重新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8 徐黄鹂;;从语言学角度看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研究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苏丽君;;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10 辛朝卫;;浅析布莱克《老虎》中的“含混”魅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江耘;;香港电视新闻之特点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4 吕鹏;;生产机制与接受机制的共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符号学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朱武雄;;民间宗教的语言与城镇化农村治理——以妈祖信仰为例[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文忠祥;;土族婚礼歌演唱模式初探——以民和土族婚礼情境为例[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金芝;职教师资培训中双元制模式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伟伟;对中国旗袍文化之美的符号学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妮;论伊瑟尔的阅读理论及其深化[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姝瑶;感官代偿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6 王斐;城市路灯造型设计形态语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吴钰琼;中国大陆男性时尚杂志(电子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喜云;论詹姆逊对结构主义的阐述[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叶立;网络新闻的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曦;湘南民居的装饰特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慧茹;;试论网络民意的形成及特征[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李斌;;论网络政治中的政治主体[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珍;;基于伦理视角的政策终结价值探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2期

2 朱晓红,伊强;行政荣誉与利益关系剖析[J];求索;2004年04期

3 张彩千,吕霞;公共利益:公共政策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J];前沿;2005年01期

4 谢金林;赵玉华;;公共政策伦理标准的哲学论争[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肖巍;;协商民主是促进和谐的重要途径[J];创新;2007年03期

6 牛磊;杨晓惠;;公共管理:从政府与市场的权力博弈考察公共利益的回归[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4期

7 樊凡;;民主的两种批评者[J];唐都学刊;2011年03期

8 张杨;公共政策内涵新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5期

9 周濂;;论公平游戏解释无法证成政治义务[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李沫;芦刚;;公共利益:服务型政府构建的价值旨归[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世香;;论公共行政研究中的宪政主义公共利益观[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世香;;西方行政学视角中的管理主义公共利益观评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大雪;;中国人的“占道模型”[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李春成;;公共利益的必要性与不充分性:个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春成;;政策制定中的公共利益之争——“ZH市裕达广场争议案”引发的思考[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薛冰;;试论公共管理的逻辑结构[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学著;王宝成;;论“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内核[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徐仁辉;;服务型政府的建构[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9 王维翊;;责任政府及其构建途径[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10 纪俊臣;林怡均;;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的建构[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四倍;公共政策应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中国青年报知名评论员;越为了公共利益越需要尊重民主[N];四川日报;2008年

3 张武扬;试论“公共利益”的界定[N];重庆日报;2004年

4 本报评论员 刘文宁;必须强化个体对社会的归属感认同感[N];工人日报;2006年

5 秋风;协商代替不了票决[N];南方周末;2007年

6 栗燕杰;奥克肖特笔下的洛克[N];法制日报;2008年

7 孙德超;塑造政府的公共精神[N];吉林日报;2005年

8 井敏;新公共服务理论[N];学习时报;2003年

9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地方治理研究所所长 郭正林;走出公共管理的效率主义泥淖[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龙璞;略论行政管理现代化中十大理念的转变[N];西部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德玖;公共利益问题探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王维国;公共性理念的现代转型及其困境[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3 辛静;新公共服务理论评析[D];吉林大学;2008年

4 韩志明;行政责任困境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5 刘训练;公民与共和[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冬艳;西方公共行政正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郭蕊;权责关系的行政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8 赵宇峰;政府行为失效及其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先桃;当代西方社群主义正义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邦友;自负的制度[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雨蕙;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文化因素探察[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静;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府利益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3 张义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共利益偏离问题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4 柯联辉;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D];东南大学;2005年

5 唐山清;公共利益实现的辩证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宏宇;论现代政府与民众新关系之重塑[D];武汉大学;2005年

7 奚杨;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质疑和对政府决策失误的反思[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灵慧;公共利益的界定及其实现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9 陆艳丽;行政伦理价值与行政人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牛珂;论公共利益的界定[D];郑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41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41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a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