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新社会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09 16:44
【摘要】: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孕育和生长“新社会因素”,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论断。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在研究该问题时出现了较大分歧和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其一,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新社会因素”是否就是社会主义因素,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能否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其二,当代资本主义实行的种种社会化新举措是否等同于“社会主义因素”;其三,“新社会因素”的不断积累能否使资本主义自行长入社会主义。笔者认为,引发这些争论的原因,除了概念使用上的混乱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阐述的“新社会因素”问题的理解上的分歧以及由此导致的对“新社会因素”本身内涵和意义的不同把握。因此,只有全面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新社会因素”的论述,正本清源,从而把它放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当中进行整体的把握,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并依据这种结论进一步探讨诸如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社会的因素”的表现、意义等其他问题。 “新社会因素”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自我否定因素,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为未来新社会准备条件的因素,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孕育生长并促使其“解体的各种因素”。“新社会因素”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的因素,因而在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它必将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和控制,它的发展壮大总是受到来自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限制。正因为如此,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最终必须要通过长期的斗争或革命来解放“新社会因素”,不能指望“新社会因素”的不断积累使资本主义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社会。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新社会因素”的表现包括:国民经济的计划调节和宏观调控、国有经济、合作经济、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民主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三大差别的消失等。这些“新社会因素”的出现,促使当代资本主义发生诸多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使之发生部分质变。这从另一个侧面再次验证了“两个必然”论断的科学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0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青鹏;;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资本主义交往[J];学术论坛;2011年07期

2 胡霄汉;;伟大的预言——读《共产党宣言》有感[J];水利天地;2011年07期

3 张莉;;马克思主义语境下人生价值取向探析[J];理论学刊;2011年08期

4 谭虎娃;陈少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思想研究——兼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马骁毅;;实践、资本主义与公共领域——马克思与阿伦特实践观点之比较[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4期

6 茌良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当代性相统一的表现[J];梧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任洲鸿;刘勇;;为马克思辩护:芬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评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8 王晓刚;;重读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J];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9 隋秀英;;奥康纳与克沃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4期

10 邓小伟;张爱华;;马克思分工与人的发展思想的逻辑轨迹探微[J];求实;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原威则;;社会学家眼中资本主义社会与人的发展[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2 赵家祥;;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是否能够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赵家祥;;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是否能够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尤振家;;开掘社团理论 发展社会主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杨晓宁;;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传统主义批评解析《瓦尔登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佟玉华;;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注意观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户晓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物质生产之规定性的存在论基础批判[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8 尹德辉;;资本·全球化·中国当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9 闫方洁;;商品、异化、拜物教: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源起[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10 胡延风;;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人的现代化问题[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薛东;深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社会因素”[N];福建日报;2003年

2 刘琳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冲突思想的两种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赵家祥;《共产党宣言》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思想[N];学习时报;2008年

4 晓李;马研院举行第二次中外马克思主义报告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何伟;从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看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6 徐崇温;究竟该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社会的因素”[N];北京日报;2006年

7 陈学明;驾驭好资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N];解放日报;2006年

8 徐崇温;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社会的因素”[N];浙江日报;2006年

9 刘秉欣;资本的一般本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积极意义[N];贵州日报;2007年

10 李丽娜;也谈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社会的因素”[N];北京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成竹;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扬弃思想与当代现实[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2 孟杰;传统“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再思考[D];山东大学;2007年

3 袁聚录;试析柯亨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的批判[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刘艳萍;失去文化认同的文明[D];吉林大学;2008年

5 孙新彭;时代性质判断与社会主义实践选择[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蒋学杰;论马克思“跨越”思想的发展观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

7 虞晖;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对女性受压迫问题的新探讨[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王国富;现实的历史的有限的超越[D];吉林大学;2006年

9 陈俊宏;江泽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阳海音;科学技术与交往合理化[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春艳;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新社会因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杰;当代资本主义新社会因素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登峰;从“对立对抗”到“竞争合作”[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廖俊超;论马克思的自由观[D];吉林大学;2009年

5 孙华英;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6 杜姝;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角度看苔丝悲剧成因[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唐铖良;影响中国发展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于秀玲;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哲学解读及其当代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娜;亚哈的“疯狂”[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10 高东华;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72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72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c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