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正义难题的现代解答——一个思想史的视角
[Abstract]:What is justice? This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hat has perplexed mankind for two thousand years. Ancient Western thinkers once gave different answers. In the 17th century, the concept of justice based on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and "power restriction" was put forward, and by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a basic consensus had been obtained in the world. However, as far as each specific country is concerned,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 of a just society itself needs to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its own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Based on the backward productive forces and feudal bureaucrac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just society in our country ha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to establish the right guarantee system with the core of "the guarantee of the right to existence" and to establish the power supervisio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fighting corruption and promoting honesty".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中外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4BFX029)
【分类号】:D0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彭中礼;;论中世纪自然法学的神学正义观[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2 姜守明;;路德“因信称义”说之于民族国家的意义[J];世界历史;2009年06期
3 李龙强;;政治正义的本质、价值与测度[J];学术界;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6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7 钟娟;姜起民;;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的理论基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徐彪;评道德法律化[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9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湛中乐;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梁晓淮;张洪得;;独立化 公开化 法制化——检察机关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的检讨与重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王祺国;;论和谐司法[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苏令银;;公平正义: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精神的关键词[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周旭亮;;法律产品的经济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郭延军;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8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2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罗婷婷;论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郭春阳;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纳案”之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力娜;;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有关政治正义的探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南春燕;郭继红;;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治正义[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3 麻宝斌;政治正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要求[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万绍和;从古代正义到现代正义[D];浙江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义理论研究述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2 J.纳维森;姚大志;;罗尔斯与功利主义[J];世界哲学;2011年01期
3 胡海波;;正义的当代内涵与中国的正义精神[J];长白论丛;1997年03期
4 袁聚录;;正义维度的社会主义正当性证明——柯亨从正义维度对诺齐克“社会主义不正当”论证的反驳解析[J];前沿;2009年06期
5 刘晓靖;;罗尔斯、诺齐克正义理论的比较及其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4期
6 张小青;;国际视野的正义理念及其公平性[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7 姚大志;;罗尔斯的“基本善”:问题及其修正[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范逢春;罗尔斯社会正义理论对康德主义契约论的超越与重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9 陶琳;;略论罗尔斯《正义论》的思想成因及现实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10 喻名峰;;全球正义: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国际拓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吕晓明;;公平正义价值的确立[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姚大志;;何谓正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其他[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4 蒲启华;;程序正义与社会主义民主[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袁峰;;公平正义的理念与政府公共职能的配置[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6 王章基;;论我国绩效正义的提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国栋;吴家华;;西方公平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作用[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丁利;;社会正义理论:豪尔绍尼与罗尔斯的比较[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周穗明;重塑正义理论[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姚大志;当代西方正义理论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王新生;平等主张与主张不平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水梦云;何为正义,如何公平?[N];南方周末;2003年
5 本报记者 吴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N];检察日报;2011年
6 黄晨;正义的制度,还是正义的生活?[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谢永康;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廖申白;解读罗尔斯“公平的正义”[N];学习时报;2003年
9 文长春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从神圣到世俗:政治正义的凸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李纯一;全球规则制定应当倾听穷人的声音[N];文汇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先桃;当代西方社群主义正义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和佳;霍耐特承认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4 申林;柏拉图的正义理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袁聚录;试析柯亨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的批判[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靳志强;正义的中断与连接[D];华侨大学;2013年
8 高靖生;政治的正义性: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许祥云;从思辨正义到实践正义[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金相文;规则正义的局限[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舒适;宪政传统中的罗尔斯正义理论之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礼银;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原初状态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林英;诺齐克正义理论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鑫;罗尔斯新契约论之探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武雄;罗尔斯国家正义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旭凤;阿马蒂亚·森“平等的正义理论”初探[D];山东大学;2005年
7 刘志丹;正义的起点[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冲;阿格妮丝·赫勒的超越正义理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美玲;孟子正义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朱琳;试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信任问题[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78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78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