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密尔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23 02:08
【摘要】: 言论自由是自由主义确立的基本自由,也是生活于现代社会的公民所拥有的基本权利。言论自由因其关涉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存状态,关涉政权的性质和政治生态,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言论自由问题看似简单明了,但一旦深入探究,就会发现它牵扯众多,错综复杂。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作为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从常识出发,从人们关于社会、道德的共识出发,为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自由提供了富有说服力的论证,他为言论自由提供的辩护已经成为西方理论界的经典之一。 密尔从言论自由能够维护真理,促进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论证了保护言论自由的必要性。同时,根据伤害原则,赋予社会对某些特殊形式的言论的监管权。密尔的言论自由思想在当时就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而且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密尔之后,一系列的哲学家、法学家对言论自由的依据、价值和限度进行了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丰富了我们对言论自由问题的认识。虽然他们提出的理由各不相同,但是我们发现,他们的思路并没有背离密尔当初确定的原则,而只是对密尔原则的推进和细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本英;评英国“1830年代理论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庄德水,胡松;论政治文明视角下的群众监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陈颖洲,徐钝;基本人权:宪法之终极追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叶常林;李瑞华;;公共权力监督模式的历史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马凌;伟大的中庸:重新认识约翰·密尔的新闻思想[J];北方论丛;2003年03期

6 朱海英;;实践理性与民主的反思[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7 吴飞;换一种思路看表达自由——评托马斯·司堪伦的“自主主体论”[J];当代传播;2003年05期

8 马岭;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的主体及其法律保护[J];当代法学;2004年01期

9 王露璐;政府权力及其制约[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李林,肖君拥;中国宪法的宪政取向与缺失——基于中国现行宪法的文本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李荣娟;;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功能[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立行;;健全与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和机制[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朱光喜;;西方国家选民问责政府的路径分析——兼谈西方国家选举对政府问责的影响[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施雪华;孙发锋;;行政战略的分析框架及其中国意义[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孔凡宏;陈向阳;李强华;;西方“民主制行政”的发生机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恩伦;论学习权[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建龙;严复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杜成会;理解报纸大众化——关于我国20余年报业改革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3年

7 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D];复旦大学;2003年

8 王建国;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巩其庄;政府管理创新若干问题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2 李瑞昌;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D];厦门大学;2001年

3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金仲敏;青年马克思的自由观[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李娟;西汉官吏经济犯罪现象的文化透视[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虞福生;论俄罗斯宪法防止议会多数暴政机制[D];郑州大学;2003年

7 孙卫东;论立法权的限制[D];苏州大学;2003年

8 唐志容;法官如何判决[D];苏州大学;2003年

9 李勇军;西方政治参与模式的历史考察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苏州大学;2003年

10 郑牧民;论邪教犯罪[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83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83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8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