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人权促进发展的三个维度

发布时间:2019-08-14 09:43
【摘要】:发展与人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人类追求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路径。发展权利的提出以及发展的人权目标的呈现,使发展与人权相结合,相促进。从尊重、保障和实现人权出发谋划和推动发展,可以多维度、全方位地提升发展质量。其中社会、文化、环境等是最基本的方面。以人权促发展,可以使社会更加公平、文化更加丰富、环境更加友好。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human rights are an important symbol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ath for modern people to pursue the full and free development.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rights objective, has enabled development to be integrated with human rights and promoted. To plan and promote development from respect, guarantee and re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w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evelopment in a multi-dimensional and all-round way. In which society,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so on are the most basic aspects. The promotion of human rights can make the society more equitable, the culture is richer and the environment is more friendly.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发展的人权蕴涵及其实现研究”(10BKS0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P.M.得法尔热,灵隐;国际社会与文化多样性[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2 于沛;反“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多样性的思考[J];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霞;党玲博;朱忠业;;基于可持续理论的旧住宅改造策略——以夏热冬冷地区旧住宅改造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2 钱之佳;萧玲;;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的新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苏美岩;;生态安全意识及其建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5 王一;张法瑞;;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观光旅游农业[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6 丁锐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认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7 李天星;;浅析实现云南山地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民族精神[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8 李天星;;生物进化背景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9 余明江;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许秀文,童小萍;环境资源的卫生学和哲学意义[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卜海;;科学推进我国“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的若干思考[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哲学基础与四大难题[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海滨;;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魏文娟;;浅析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曹桂红;;低碳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博弈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金克镇;;绿色发展的实质是可持续[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白廷举;;法治——生态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律制度选择为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星泽;;我国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杜辉;陈德敏;;论资源法变革的现实性、重点与目标[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晋海;;农民实质自由与农村环境保护[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吕当振;O_2/CO_2燃烧方式下煤中S析出行为及其与Ca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沈铁冬;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配套措施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伟;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安永刚;休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宋敏;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韩晓东;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詹洁;矿产资源的刑事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王力国;城市地段空间生态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王芸;中国碳交易现状与实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汝秋实;约翰·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微微;高校旅游专业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马杰;当代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博奕[J];国际问题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后现代主义发展观的价值意蕴及其宪政挑战[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刘立军;;论传统民本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徐东;;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观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4 李图强;;新公共行政学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制衡发展与公平[J];今日中国论坛;2010年05期

6 赵映诚,裴志军;论行政管理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J];浙江学刊;2004年04期

7 王顺达;发展与公平及其互动[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8 ;国外政党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J];政工研究动态;2006年05期

9 郑家昊;王婷;;效率与社会公平关系的新解读——一种“行星运行型”立体思维模式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8年02期

10 蒋炜;刘长兴;;公平的三维图景——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公平内涵分析[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瑞华;陈丽华;;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及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启示[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楚明锟;周军;;作为价值取向的责任:一种公共行政的视角[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国栋;吴家华;;西方公平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作用[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乔耀章;;略论政府和谐[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5 ;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今中国现实——2004·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袁峰;;公平正义的理念与政府公共职能的配置[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7 蔡立辉;;公共行政发展的民主价值取向与政府行政模式的转换[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学著;王宝成;;公共行政理论范式研究演变研究综述[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晓晖;;浅谈亚当斯公平理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寓意及借鉴[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大华;;论先秦中国社会的公平观念[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鹏程 靳义亭 陈爱茹;左翼政党的“新社会主义”思想[N];组织人事报;2009年

2 王宇红;科学发展观的内涵[N];湖南日报;2004年

3 管小青(作者单位:蕲春县工行);构建和谐社会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N];黄冈日报;2005年

4 文魁;从硬道理到第一要务[N];中国改革报;2003年

5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侯远长;发展观的新发展[N];北京日报;2003年

6 俞可平;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N];协商新报;2005年

7 秦卓夫;注重社会公平 促进和谐稳定[N];湖南日报;2005年

8 姜晓宁;对“以人为本”发展观的理性思考[N];陇东报;2005年

9 蒋学毛(湖南省益阳市社科联);加强利益协调 维护社会公平[N];中国改革报;2005年

10 陈军科 ;以人为本的当代社会发展观[N];浙江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陆艳;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及其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蔡华杰;当代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晓靖;实质自由与社会发展——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严俊;民主的价值及其条件[D];复旦大学;2007年

5 齐宝江;政治公平与和谐社会[D];吉林大学;2008年

6 宋敏;新公共行政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周红;叶海卡·德洛尔的政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孙卓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的公共行政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鹏;论网络民主及其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杰;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吉林师范大学;2013年

3 关亦宸;罗尔斯正义理论及其借鉴意义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5 刘露;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公平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6 赵振奎;论马克思社会公平思想及当代意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7 廖晶晶;阿马蒂亚·森的自由观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李德声;论人权的事实平等与差别保护[D];山东大学;2009年

9 高瑞鹏;作为公平的正义[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黄磊;公共行政价值论[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6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26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1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