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推理:向前看还是向后看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4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ZX050)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B40)
【分类号】:D0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姚大志;道德证明与现代性[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2 王立;;罗尔斯“民主的平等”之真实意义[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3 晋运锋;;当代西方功利主义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张平;;法的核心要素之辩——以法律实证主义为中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唐慧玲;;政治哲学视野下的罗尔斯差别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刘少军;叶雨晴;;关于相对不起诉中引进特别程序的法律思考——以被不起诉人的权利救济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聂小明;;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钟祖凤;;试论行政补偿的基本原则[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段海峰;周梁云;;试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以云南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8 郭慧云;王晓艳;;罗尔斯和马克思共同的政治哲学视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9 檀传杰;;制度领域中的道德中心主义问题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王海明;美德伦理学是什么?[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令银;;公平正义: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精神的关键词[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靳凤林;;臣民、人民与公民的道德界分[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王天林;;公开被质疑的背后——对“邓玉娇事件”的宪政思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郝建臻;;干部作风建设的法理学解读[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从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看我国的教育公平[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李华荣;;平等主义的良心——柯亨思想的一种政治哲学考量[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孙春晨;;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的三个理论论争[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10 李洋;;民主实验和新闻改革——美国公共新闻事业思想评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8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仉义品;量能课税原则视域下的《企业所得税法》[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朱英;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异化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韩平;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完善与政府管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绍治;论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平衡保护[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立;;平等的范式[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利利;;综述诺齐克的权利理论[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刘作欣;;浅析自由对“差别原则”的优先性——解读罗尔斯的正义原则[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5期
3 石丹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武永乐;;浅谈诺齐克“正义的权利理论”[J];网络财富;2010年01期
5 宋建丽;;西方两种公民资格观的比较和反思[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期
6 姚大志;;作为道德原则的正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7 陶学茹;;正义:共同体的建构原则——柏拉图《理想国》的政治哲学解读[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8 罗海;;对《正义论》中“天赋共有”之反思[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9 王思琦;;正义的实现次序——一个公民权利框架[J];学术交流;2008年04期
10 徐小青;;略论网络社会的公平正义[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小明;吴兴顺;;正义运行发展的四大原则——从差异与同一辩证统一之角度来考察正义[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杨明伟;;正义:政治与法的核心价值[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吕晓明;;公平正义价值的确立[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顾肃;;当代西方道德与政治哲学研究的若干热点[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蒲启华;;程序正义与社会主义民主[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童世骏;;多元主义文化条件下的普遍主义政治何以可能?——尤根·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汪伟全;;公共理性刍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华荣;;平等主义的良心——柯亨思想的一种政治哲学考量[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王章基;;论我国绩效正义的提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新生;平等主张与主张不平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李义天 中央编译局;无知之幕:发现还是检测正义原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林波;罗尔斯:基于正义原则的平等观[N];学习时报;2006年
4 张伟;分配正义的政治哲学[N];学习时报;2006年
5 水梦云;何为正义,如何公平?[N];南方周末;2003年
6 江怡;当代英美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演变[N];学习时报;2007年
7 丁东红;从新自由主义的论争看西方政治哲学的新主题[N];学习时报;2004年
8 张国清;打造中国的罗尔斯产业[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桑玉成;确立辩证的公平正义观[N];文汇报;2007年
10 韩磊;亚里士多德的优良政体思想[N];学习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立;平等的范式[D];吉林大学;2006年
3 郭玉芳;新自由主义:自由与平等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景云;政治与多元善观念[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李伟;桑德尔政治哲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李先桃;当代西方社群主义正义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李丹;作为政治建构的公共理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钟英法;罗尔斯公共理性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双剑;论罗尔斯的正义原则[D];吉林师范大学;2012年
2 赵子旭;罗尔斯正义原则及对我国社会公正建设的启示[D];河北大学;2012年
3 姚萍;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崔新旺;罗尔斯正义原则及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雅林;论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迟海杰;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反思平衡法”[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建勋;罗尔斯的权利思想及其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谭建明;英美新左派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理论批判[D];山西大学;2008年
9 王岚;尼尔森正义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王源林;罗尔斯正义理论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与超越[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37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37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