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里亚的“微观政治学”——《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对马克思使用价值的批判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价值批判研究”(13BZW003)
【分类号】:D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孙琳;潘鸣;;符号社会化:垄断资本主义的价值渗透之路——鲍德里亚《生产之镜》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周德海;;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公有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周德海;;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看剥削概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李钟书,翁里;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李震;;刑罚轻缓化的正当性根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刘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自由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徐从辉;;网络文本逻辑与城市想象——以70后、8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为中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盛国荣;;技术物:思考技术和消费社会技术问题的出发点——鲍德里亚早期技术哲学思想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翟文铖;;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关于新时期以来小说主题转换的一种趋势[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5 陈莹;;自我认同与大学生身体消费现象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许斗斗;;时尚消费的社会力量[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吕蓉蓉;;社会转型时期福建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变迁研究——以泉州晋江官前社区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马彩红;;浅析中国电视的“审美疲劳”[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庄慧彬;;论国有经济改革的发展方向[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守常;;太平军北伐进攻北京诸问题的有关史实[A];太平天国北伐史论文集[C];198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立国;东北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小剑;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X;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赵明;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DM广告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宁;鲍德里亚·后现代·社会解剖学[J];读书;1996年08期
2 张聪;;“物之恶”批判——尤奈斯库与鲍德里亚对读[J];理论与创作;2009年01期
3 胡菊兰;;恐怖主义、全球化与不可能的交换——鲍德里亚后期思想的一个重要主题[J];哲学动态;2011年04期
4 王晓升;;评鲍德里亚对社会历史进程的重新理解[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伍丹;;浅析罗兰·巴尔特对鲍德里亚早期思想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0年17期
6 唐正东;;社会发展的正义维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思考——从鲍德里亚的理论缺陷谈起[J];河北学刊;2007年01期
7 仰海峰;;超真实、拟真与内爆——后期鲍德里亚思想中的三个重要概念[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8 余乃忠;;现代性精神政治的秘密[J];江汉论坛;2011年09期
9 李怀涛;;景观拜物教:景观社会机制批判[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10 陈培永;;后现代主义主体消亡话语的政治哲学解读[J];求索;200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媛;解构中的建构:福柯思想解读的一种视角[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祥钰;激进的反本质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41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4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