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协商民主与公共政策隐蔽议程治理

发布时间:2019-09-25 20:28
【摘要】:公共政策过程中隐蔽议程的存在,极大地危害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作为一种大众参与的公共决策和治理模式,协商民主与隐蔽议程治理具有内在的契合性,通过其公共理性、公开性、平等性、合法性和参与性等消除隐蔽议程生存的土壤和环境。在社会转型期,我们应通过培育协商民主的社会基础、创设协商民主的议程设置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公民社会建设以及发挥媒体网络的作用等途径,扩大协商民主,实现其治理隐蔽议程之功效。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民主建设中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研究”(项目编号11BZZ001) 济南大学社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与社会学重点学科建设活动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志建;;政府决策过程中的“草根性隐蔽议程”:内涵、诱因及双向危害[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杨占营;隐蔽议程问题的理论与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连承龙;;公共政策制定中隐蔽议程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4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3期

5 乔治·M.瓦拉德兹,何莉;协商民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3期

6 陈水生;黄颖;;隐蔽议程形成机制中的利益集团和政治精英[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7 郭宇宽;"民主恳谈会":基层创新冲动[J];南风窗;2004年04期

8 李强彬;;论协商民主与公共政策议程建构[J];求实;2008年01期

9 马奔;;环境正义与公众参与——协商民主理论的观点[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10 马奔;;公民会议:协商民主的一种制度设计[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李允熙;杨波;;协商民主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严一云;刘晓光;;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吕国忱;高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调控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5 吴春生;李小晖;;我国社会稳定研究综述[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6 吴钦春;;从和谐社会视角考察社会保障的公平与效率[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徐湘林;面向21世纪的中国政策科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董前程;林奇富;;协商民主与政治参与——一种重要的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民主形式[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李力东;;从协商政治到协商民主——基于政治发展维度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唐波勇;;公共危机治理的两个理论追问——“何以必要”与“何以可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龙;;中国群体性事件现状分析[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2 陈国富;;官僚制的危机与变革——一个法经济学的解释[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衡霞;;农地流转中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超荣;万艳华;屠李;;公共政策导向下的规划评审制度改革[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信贤;;迈向公民社会?——中国大陆市场化改革与社会变迁的省思[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雪平;;从“中美彩电反倾销”案再看贸易与劳工权益的关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7 李雪平;;从“中美彩电反倾销”案再看贸易与劳工权益的关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8 郭建杰;谢罡;;略论制度变迁理论及其与我国社会稳定关系[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王敬尧;;农村政策运行中的乡村干部暗行为分析——以Y乡为观察对象[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1年

10 丁元竹;;有关我国社会稳定的几个问题[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3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范兴坤;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南京大学;2010年

7 林涛;基于校级数据的省域内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钟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耿百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郑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嬗变与评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晓丹;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云涛;我国公共决策咨询体制存在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玉桂;转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朱锦云;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成本收益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熊恩涛;网络政治参与中政府公信力流失困境及其提升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赵昱;政策对象对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江秀娟;生态补偿类型与方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德永;;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认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4期

2 杨占营;隐蔽议程问题的理论与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胡鞍钢;中国90年代后半期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J];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Z3期

4 戴激涛;;协商民主的理论及其实践:对人权保障的贡献——以协商民主的权力制约功能为分析视角[J];时代法学;2008年02期

5 颜廷锐;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6 童星,罗军;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7 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8 张康之;合法性的思维历程:从韦伯到哈贝马斯[J];教学与研究;2002年03期

9 李艳红;;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J];开放时代;2006年06期

10 黄卫平,陈文;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对“竞争性民主”与“协商性民主”的思考[J];理论探讨;2005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N];北京日报;2005年

2 陈家刚;[N];学习时报;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莹;公民参与网络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有效运行[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4期

2 刘伟;;论协商民主视阈中政策的公共性及其实现[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3 黄展涛;;转型期合法性危机的化解——基于协商民主理论视域之考量[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4 丁s

本文编号:2541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41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8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