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李东阳政治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6 08:17
【摘要】:李东阳的政治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有理斯有气”的本体论和以此为基础引发的“因物以求道”的认识论;二是李东阳认定人性本善,但由于各人的气质不同,且受家庭环境、地方风俗等的影响,导致后天各有善恶,但人通过后天学习能改变习性、变换气质。李东阳政治思想的内容比较丰富,可构成一个独有的系统。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下,李东阳非常注重君臣之间的互信,提出“人君一心”的观点。作为君主,应当懂得用贤。君主能辨别并用能言之士,不用小人和迂腐之人,修身以得人。作为臣子,应当要尽忠。万世大臣必须要有大德,方可“格君心之非”。真正尽忠的大臣,能以死相谏,为社稷安危而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尽忠不止是自己做好,还要善于推荐有才有德之人。李东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注重民本,并提出以教、养为主的治民方法,具体体现为一是重视教育;二是节省用度。节用要从皇帝开始,减免苛捐杂税,罢停不急或无益之务,遏制侵夺和土地兼并。面对明朝复杂的政治环境,李东阳悟出了经权观。其经权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经”、“权”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二是每逢大事能以国家大计为主,坚持原则,毫不退让;三是在处理具体事情时能根据情势灵活应变,不固守陈规。礼法方面,李东阳认为要礼为根本,仁政爱民;要严格执法,反对滥用法律;因时而立法。李东阳的政治思想具有政治理想儒家化的特点。这从他“立功立德立言”的人生追求;重民惠民,推行仁政;尽忠职守,维护帝权等方面都可体现。其政治思想的第二个特点是政治主张具有务实性,李东阳进谏务实、利民惠民务实、荐贤保贤也很务实。李东阳的政治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他主张礼法合治,认为礼为本,法为用,两者兼用,才能实现国治民安。他提倡宽以待民,关注民生。他守“经”通“权”,即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官员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方面,也对当今社会的廉政建设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李东阳政治思想的影响深远影响。一是其忧国忧民的思想对其门人弟子的诗文风格以及处事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是李东阳的中庸守和的政治思想对其后的明朝官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李东阳对十六世纪的商品经济具有保守的观念,同时明朝的皇权专制已经达到顶点,李东阳没能超越他的时代局限性。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贤明;政治责任的逻辑与实现[J];政治学研究;2003年04期

2 ;政治思想的修养[J];工程质量;2004年11期

3 葛洪义;政治·理性·法律[J];学习与探索;2005年05期

4 高超群;;把“政治”还给政治[J];南风窗;2006年12期

5 王英津;论程序政治——对我国民主道路的新探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熊晓红;论政治观的结构与作用[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罗建平;政治的语源和政治文化[J];开放时代;2003年04期

8 曲鲁捷;政治理念文明是政治文明的精髓[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姜维功,李坤轩 ,蒋海舰 ,庞娜 ,宋坤 ,陈成标;政治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10 戴木才;政治的价值基础及其维度[J];哲学动态;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永飞;;《管子》政治思想的当代审查[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2 张百顺;;政治文化视角下我国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的思考[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4 王卫国;;政治思维与政治文明建设[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5 王国勇;刘洋;;布依族政治哲学思想浅析[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姚红;周琼;;论生存环境变迁对青年的影响[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史巍;韩秋红;;现代性的政治规划与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墨菲的民主政治理想[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邹建锋;;老子政治思想的永久魅力[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10 方世南;;政治文明与人的主体意识[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巴晓津;“道德政治”是传统中国的政治理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梁忠民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政治实践: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新视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张倩黎;讲政治与“讲”政治[N];解放军报;2012年

4 杨丹荷;尧舜禹儒家典范时代与孔子的政治理想[N];中华读书报;2013年

5 本报评论员;江苏人民的政治理想和现实要求[N];新华日报;2004年

6 郭岚;政治上始终坚定[N];解放军报;2007年

7 同煤集团平旺物业管理公司 王红平;新形势下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与能力[N];大同日报;2011年

8 策划 王亚明 统筹 崔同 孙德中;政治文化:华夏政治文明的基石[N];河南日报;2007年

9 刘洁;试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修养[N];首都建设报;2008年

10 韩震;作为社会妥协机制的民主[N];学习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贤明;论政治责任[D];吉林大学;1999年

2 王焕炎;制度·权力·思想[D];吉林大学;2008年

3 宁文晓;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水英;理解政治权力[D];吉林大学;2011年

5 于春洋;民族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曹军;宋教仁与清末民初政治权力配置模式的转型[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向民;民国政治与民国政治学[D];复旦大学;2005年

8 吴虹;技术负荷政治的哲学追问[D];东北大学;2006年

9 张喜梅;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陈华仔;“好人”与“好公民”的冲突与和解[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亚玲;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李雪;王安石的政治哲学思想探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田雪娇;谁谱写了法兰西狂想曲?[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黄洋洋;“帝王总统”:韩国总统权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郭志凯;互助土族政治文化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5年

6 刘鸣;城乡比较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7 陈继丽;李东阳政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8 刘林;基于文化层面的政治文明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裴延锋;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文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61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61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9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