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发布时间:2019-11-19 07:54
【摘要】: 阶级概念是马克思阶级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并处于核心地位。马克思并没有给阶级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充满了对阶级的论述和使用。所以本文试图对马克思在不同历史背景对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尽可能完整地作以梳理和审视。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阶级问题认识的积极成果是马克思阶级概念的理论来源。并详细梳理了马克思在不同背景下所作的关于阶级关系的具体阐述。 第二部分为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基本内涵。阶级是个历史范畴,不是从来就有,也不是永远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建立在迄今存在的物质生产方式和有这种方式所决定的关系上的。剩余产品、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为阶级产生提供条件。在马克思看来,阶级既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又是其内部阶级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提出“自在”和“自为”两种阶级存在的状态,并且是从自在状态到自为状态的转变是逐步完成的。 第三部分为阶级斗争理论的基本内容。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结果或特殊表现,阶级斗争的轴心是物质利益的对立。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特别重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而阶级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第四部分为马克思阶级概念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马克思阶级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是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政策和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不论在西方还是东方,也不论是在革命的年代,还是在建设年代,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01;B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佳;;关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的几点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2 王艳华;;马克思与鲍德里亚:两种现代性社会批判理论的差异与关联[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朱立元;;马克思初步形成唯物史观的关节点——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札记[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6期

4 姜辉;;论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孟艳;;19世纪英国工人运动改良主义成因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03期

6 彭五堂;;论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萌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8期

7 于君;;从立法和司法着手推进中国法治进程[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4期

8 郭妍;;马克思对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影响[J];学理论;2011年24期

9 张秀琴;;马克思的《大纲》与《大纲》中的马克思——以马赛罗的新书《马克思的<大纲>》为例[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9期

10 吴宣恭;;阶级分析在我国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J];中华魂;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克洲;;马克思和凯恩斯:经济学比较(一)比较的基础[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欧阳谦;;德里达的“咏叹调”与马克思的精神遗产[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3 刘明艳;;马克思问题意识与个人真正自由追寻场域的转变——兼与张一兵先生商榷[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4 何小勇;;论异化概念在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逻辑转换[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5 靳辉明;;从“千年马克思”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C];2000年

6 孙熙国;;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大卫·麦克莱伦;张双利;;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今昔[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C];2000年

8 张燕玲;;从“抽象劳动”的人到“感性实践”活动的人——析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对黑格尔的批判[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9 李春玉;张宝均;;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回顾与展望[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10 周树智;;异化劳动论是马克思哲学诞生的重大标志——兼评黄楠森先生对马克思异化劳动论的否定[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聂锦芳 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思想起源中的宗教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仰海峰 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学科整合中推进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北京大学哲学系 仰海峰;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总体性原则[N];光明日报;2011年

4 南方周末记者 袁蕾 夏辰;回望马克思[N];南方周末;2011年

5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 张秀琴;马克思思想的全球传播与接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诺曼·莱文 美国著名马克思学家 菲尼克斯国际政策研究所执行主任 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 赵玉兰 译;马克思阐释史的九个阶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张秀琴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特里尔·卡弗:马克思的后现代形象及其评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马塞洛·马斯托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译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 张秀琴 魏天舒;马克思思想在意大利的传播与接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王凤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重新发现马克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刘文旋;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刚;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演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熊进;论马克思的时间概念[D];武汉大学;2010年

3 管晓刚;马克思技术实践论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5 蒋志红;马克思的正义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方锡良;马克思自然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钟志东;马克思的文化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华侨大学;2011年

8 马建青;异化理论与马克思思想的历史目的之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卢德友;拉开历史舞台的帷幕[D];武汉大学;2012年

10 陈祥勤;略论马克思的“普遍历史”思想[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姥,

本文编号:2562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62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e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