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的合法性原理
本文关键词:论政治的合法性原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合法性理论是政治学的关键性命题之一。把合法性等同于社会公众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和忠诚的观念 ,代表当代社会对合法性概念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认识。马克斯·韦伯从经验分析出发 ,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合法性基础理论。哈贝马斯提出了重建性的合法性理论 ,认为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文章探讨了合法性与政治角色、法律、有效性、合利性和合道德性等的关系 ,分析了合法性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的问题 ,指出 :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必须保持政治稳定 ,必须克服目前已经萌芽并且有可能扩大的合法性危机。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合法性 合法性危机 政治稳定
【分类号】:D0
【正文快照】: 权力是政治的核心 ,而合法性 ,则是政治的价值判断。法国政治学者马克·思古德指出 :“合法性事实上与治权有关。合法性就是对治权的认可。”“合法性形成了治权的基础 ,是法治体制中开展政治活动的基础。合法性作为政治利益的表述 ,它标志着它所证明的政治体制是尽可能正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燕军;合利性·合法性·合道德性———对政治制度的三种评价[J];探索;2000年06期
2 胡伟;在经验与规范之间:合法性理论的二元取向及意义[J];学术月刊;1999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雪华;赵臻;;1949—1956年中国政治发展的表现、动因和隐患[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魏海青;政治合法性与执政为民[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3 郭济,高小平;监督、民主、法治:政风建设的制度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11期
4 朱启仁;李建;;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J];科技资讯;2006年04期
5 郭劲松;交往理性与德育理念的重建[J];伦理学研究;2005年03期
6 郑富兴;论学校教育的计划性与不确定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4期
7 蔡磊;论第三部门对国家干预失灵的克服[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02期
8 黎炳盛;有限政府的有效性与合法性[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9 王建华;移植与误读:民初政治精英的政党理念[J];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10 丁耀,丁亚雷;论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的时代依据与实现途径[J];阴山学刊;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承叔;;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2 陈潭;;社会转型、政策转轨与制度化政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倪星;;政府合法性基础的现代转型与政绩追求[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圣鑫;;政府管理的任务型组织思路[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静;;关于邓小平政治合法性理论的思考[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6 杜万平;;对环境行政管理合法性解说的反思和质疑[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幼英;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兴衰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丽群;论知识准入课程中的国家介入[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邓玮;法律场域的行动逻辑[D];上海大学;2006年
4 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5 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赖波军;F高级法院:司法运作与国家治理的嬗变[D];四川大学;2006年
7 刘利民;在语言中盘旋[D];四川大学;2007年
8 刘志坚;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孔德威;劳动就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倪素香;善恶论[D];武汉大学;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兵;政治合法性的特性及其对中国合法性建设的启示[D];山东大学;2007年
2 杨荣山;哈特的“规则”理论[D];湘潭大学;2007年
3 林峰;善治理念下的公民参与与政府回应[D];南昌大学;2007年
4 刘小红;日常交往与人的发展研究[D];延安大学;2007年
5 杨吉涛;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主导价值观的确立[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汪博武;抗日根据地政治社会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丁增锋;唯物史观中的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段宇波;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行政权力体系的秩序重建[D];山西大学;2007年
9 黄嘉菱;论当前国内商品住宅的文本性[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王剑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社会基础与制度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友;刑事证据没有合法性吗?——与杜纲建同志商榷[J];政法论坛;1981年04期
2 苏灵雨;;刑事诉讼证据性质问题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3 俞叔寿;论经济合同的严密性可行性与合法性[J];法学;1982年12期
4 R·D·麦克劳伦;艾石;;中东的少数人集团与政治[J];世界民族;1982年03期
5 张唯一;陆进达;;对如何认定遗嘱继承合法性的意见[J];政治与法律;1982年02期
6 黄耀祖;“合法性”不是民诉证据的本质属性[J];法学;1984年11期
7 J.贝尔,子华;评《恐怖主义、合法性与权力:政治暴力行为的后果》[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11期
8 李就;;论遗嘱继承的必要性和合法性[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9 李化武;;认定无效民事行为的几个问楲[J];法学论坛;1986年03期
10 戴福康;对刑事诉讼证据属性——“合法性”的质疑[J];法学;198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跃;马祖泰;;12例小儿闭合性胰十二指肠破裂治疗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2 赵震;李宏兵;;“马士基”轮污染事故引起的思考[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港航监督专业委员会99年度学术交流论文集[C];1999年
3 吴文勤;;论中国政府合法性基础的调整与重建[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0年会议论文[C];2000年
4 张雯;;论刑事证据的合法性及其完善[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5 杨占营;吴诚毅;;党的领导合法性的历史考察及展望[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1年年会交流论文[C];2001年
6 张继成;;法律解释-裁判规范的正当性证明[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7 李德成;;网络隐私权保护中政府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李世峰;黄磊;刘昌平;;几种聚类方法的比较[A];第八届全国汉字识别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姚申建;黄华;;论公共权力的异化与补救[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孙正娟;;从1950年婚姻法看中国政府与民众的互动——读内尔·戴蒙德《变革家庭:1949—1968年中国城市与多村的政治、爱和离婚》[A];“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社会史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萍;行政强制措施适用浅析[N];中国工商报;2000年
2 莫纪宏;公民知情权的有效实现[N];工人日报;2000年
3 余晖;行业协会的生存基础[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4 律师 刘林;房屋产权及获得形式[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5 储春平;企业债转股若干法律问题探析[N];江苏法制报;2000年
6 商干明;行政处罚合法性分析[N];江苏法制报;2000年
7 周曼华;浅谈对刑事证据合法性的审查[N];江苏经济报;2000年
8 丰言;用生物武器消灭毒品[N];科学时报;2000年
9 蔡绍祥 谢春璞;行政审判方式改什么[N];人民法院报;2000年
10 赵正群;从案例看我国行政诉权保护的强化与扩大[N];人民法院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保庆;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许身健;刑事程序现代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王军;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合法性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D];吉林大学;2004年
5 曹任何;治理的兴起与政府合法性重建[D];吉林大学;2004年
6 伍明春;现代汉诗的合法性研究(1917-1926)[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赵可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刘雪丰;论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泽;发展中国家转变中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谢芳胤;刑法合法性的阐释[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刘玉莲;论民事诉讼证据的合法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杨国强;试论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政党权威[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腾云;交往理性与话语政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曲宏涛;邓小平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分析[D];河南大学;2005年
8 谭国雄;合法性与意识形态教育[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张永忠;现代化视野中权力资源的配置[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陶军;我国MBO信托的法律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论政治的合法性原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