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孙中山与毛泽东文化观中的三个问题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4 03:36
【摘要】:孙中山与毛泽东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两位最重要的革命领袖在中国革命发展道路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脚印,一个带领人民推翻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封建王朝,建立了象征着民主平等的中华民国,一个带领人民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作为革命家和政治家,他们的革命和政治思想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作为思想家,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他们各自独特的的文化观,标志着当时最先进的文化思想,他们的文化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据着重要位置。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综合分析以及比较的研究方法,阐述了孙中山与毛泽东对文化的认识与定位以及两者文化观的丰富内涵,并详细分析了孙中山与毛泽东文化观范围内的三个重要问题:(一)两者对待古今、中西文化的态度问题;(二)两者的文化创新的问题;(三)两者文化观中实践特性的问题。 通过对这三个重要问题的对比和解析,可以总结出在孙中山与毛泽东文化观中,针对如何对待古今、中西文化这个问题他们都选择了扬弃的态度,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古今、中西文化有选择的加以利用。在文化创新方面,孙中山选择将西方先进文化与创新民族文化相结合,他的三民主义便凝聚了中外文化的精粹。而毛泽东一方面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的腐败,一方面反对全盘西化,主张将西方先进文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属于中国的新文化道路,这种辩证、批判、创新的文化创新方法贯穿于毛泽东一生的哲学思想中,也对中国文化道路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孙中山和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理论家,同时是伟大的革命实践家,他们的文化观不单纯是一种理论形态,而是一种从中国革命实际需要出发而产生的一种对中国文化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系统思想。他们对教育建设的想法,对人才培养的和对群众宣传工作的开展,都是值得我们今日加以借鉴的实践财富。 在本文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和毛泽东的文化观不乏契合的地方,这种契合,决非偶然,正反映了毛泽东对孙中山文化观的继承,而其不同,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孙中山文化观的超越。文章归纳了毛泽东对孙中山文化观的继承与发展,理清了中国几代领导人文化思想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从中可以看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树立面向大众的发展目标;必须注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志强;;孙中山中华文明观思想述评[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2 张华;孙进;;论建国前毛泽东社会文化平等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年06期

3 肖飞;;孙中山民本思想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4 陈桂芝;;毛泽东文化批评及当代思考[J];学术交流;2007年12期



本文编号:2572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72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9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