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国家建设与符号意识形态——权力的象征话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志明;袁同凯;;地方政府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跨文化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2 巴战龙;;裕固族语言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纳日碧力戈;;从皮尔士三性到形气神三元:指号过程管窥[J];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4 纳日碧力戈;;语言意识形态:语言人类学新篇[J];世界民族;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陈丕武;;论王僧孺的丽逸诗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宋丁羿;;史料利用与儒家《春秋》学的形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4 方松;;《论语》的判断句[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秦开凤;;论黄帝祭祀的政治文化功能——以现存公祭黄帝陵之祭文为分析基础[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李明;;《棇之战》词语教学札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7 李昌礼;;试论《九歌》“托以讽谏”的思想内涵[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李斯特;;传统文化“误用”的政策分析——从耐克广告争议案切入[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9 杨辉;;先秦礼教与乐教之关系及地位变迁考[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张强;道德伦理的政治化与秦汉统治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怀锋;陈磊;;《管子》政令体现“生态”治国理念[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张连伟;;《国语·齐语》与《管子·小匡》辨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3 廖名春;;《左传》、《国语》易筮言“八”解[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4 张凤莲;;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5 田文林;;对国际政治中民族分离1问题的多维分析[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北村一仁;;南北朝时期的“荒”[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葛志毅;;释炎帝神农氏[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9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10 海路;徐杰舜;罗彩娟;;族群理论研究文献回顾[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宇;先秦两汉天下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师璐露;《国语》语言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彩云;从“崇礼”到“诡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任春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文化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董素云;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吕全义;《臣辰v伞访难芯縖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崔蓬克;“礼”和“礼”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及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信德麟;;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札记》(俄文本)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3年04期
2 巴战龙;;裕固族文化融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问题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3 余海波;少数民族地区在普及义务教育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4 韩嘉玲;中国贫困地区的女童教育研究——贵州省雷山县案例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5 纳日碧力戈;从混沌、音系到认知:语言学和人类学的再汇合[J];民族语文;1998年05期
6 巴战龙;;两次裕固族语言教育试验失败的归因分析与相关政策探讨——基于两项教育民族志研究[J];教育学报;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加藤节,袁光辉 ,梁云祥;欧洲近代的政治思想(续1994年第4期)[J];国际政治研究;1995年01期
2 张晓峰,吕艳君;资本主义的合理性与合理性危机——兼议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村上泰亮 ,张建群;世纪末的保守与革新[J];国外社会科学;1990年12期
4 方平;论清末梁启超的国家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姜德顺;不同语境下的“民族主义”[J];世界民族;2002年02期
6 方平;卢梭民约论的一份中国遗产——略论梁启超的国民国家思想及其历史价值[J];学术研究;2002年08期
7 旷新年;;民族主义与中国[J];博览群书;2002年12期
8 陈都伟;丸山真男论的诸相——日本学术界对丸山真男的最新述评[J];世界哲学;2005年05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秋实;铃木贞美:反省日本近代历史错误的文化基因[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裴自余;国民国家与民族国家的融合:中国思想脉络中的张君劢之国家观念研究(1919-1938)[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73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7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