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中的智力依附——兼议边缘国知识分子的角色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R.普雷维什 ,吴国平;我的经济发展思想的五个阶段[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苹;;历史、文化身份与语言艺术——《“飞翔号”纵帆船》的后殖民解读[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1期
2 韩琛;;后殖民乡愁:当代台湾电影的日本想象[J];东方论坛;2012年01期
3 李靓;;第三块大陆之下的潜文本[J];外国文学;2012年04期
4 王毅霖;;中国书法文化生态的反思与重构——以“文化书法”的理论建构为突破口[J];东南学术;2012年06期
5 林树明;;女性生存的困境——评《野草在歌唱》的女性主义倾向[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赵方倩;;从奥巴马上台看当代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J];黑龙江史志;2010年09期
7 章辉;;马克思主义对后殖民理论的批评:以德里克为例[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0年01期
8 王淑芳;郑亚南;;论美国少数族裔的文化认同及其出路——《说母语的人》中的族群认同与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9 周志强;;从现实主义到傻乐主义——论赵本山乡村叙事的去政治化[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10 张丹旭;;从《日用家当》中的迪伊看美国黑人的文化遗产观[J];金田(励志);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2 龚培渝;通过对话寻求承认[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锷;Homi Bhabha后殖民理论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启示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许淑芳;肉身与符号[D];浙江大学;2011年
5 赵亮;流亡的诗学[D];浙江大学;2011年
6 伍先斌;中国贸易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罗良功;艺术与政治的互动: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海娜;影像中的政治无意识:美国电影中的保守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9 房伟;艰难的生成与暧昧的整合[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秦红雨;“兴源铺”初探:媒体时代的乡村戏曲及其社会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元雄;萨义德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韩志刚;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农民的社会流动[D];兰州大学;2011年
3 张丽霞;迷失 抗争 引导[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席欢欢;法侬后殖民理论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赖丹琪;本土视角与边缘维度[D];浙江大学;2011年
6 莫色木加;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的文化身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贺文静;《人性的污秽》中“美国梦”的幻灭[D];中南大学;2011年
8 张莹;萨义德后殖民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希平;异化中挣扎的灵魂[D];重庆大学;2011年
10 黎菡姜;暧昧的民族主义[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79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7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