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政治思想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宗福,谭蕾;中国文化的起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黄忠晶;社会问题刍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戴兆国;原本与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论体系与教学体系关系辨正[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刘卫平;孙晓娟;;论思维创新的实践基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刘佰合,蒋保;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整合的弱化[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6 雷冬文;近代士绅在民众起义中的角色扮演——以广东天地会起义为例[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7 魏则云;R·罗蒂的后科学文化观评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何也明;试论生活文化和社会经济对体育消费水平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9 盛治进;邹可观;左新荣;;从社会学视角审视转型期我国职业体育观众群体的变迁[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1期
10 傅道彬;春秋:城邦社会与城邦气象[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周芳苓;;从和谐发展视角探讨我省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关系问题[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朱晓鹏;;论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民主启蒙性质[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任俊华;李朝辉;;黄宗羲与霍布斯的人性论之比较[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胡丽娜;;产业更新与城市化的历史推进[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赵世超;;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6 毕苑;;经学教育的淡出与近代知识体系的转移——以修身和国语教科书为中心的分析[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7 姚永辉;;朱熹、吕祖谦关于《诗经》的四大论辩平议[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生良;《庄子》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瑞明;雅人深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国明;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何隆德;新时期干部成长环境与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浩;《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祁雪瑞;科学决策与非理性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近远;中医学基础理论形成过程的历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商卫星;意识研究中还原论方法的限度——评克里克的“惊人的假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徐国臣;事业单位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6 朱河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探析[D];郑州大学;2001年
7 李彦龙;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玉玲;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发明;语文学科性质的演绎与汉语文教育的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谢雅萍;互联网传播与闽台交流[D];福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624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24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