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政府及其方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0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自强;建设责任政府 推进依法行政[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莫骅;试论政府义务[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3 临风;政务公开凸现责任政府本色[J];中国建设信息;2005年19期
4 刘伟;;责任政府构建途径探讨[J];天府新论;2005年S2期
5 陈战胜;;浅析如何构建法治政府[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姚尚建;;国内责任政府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学术交流;2006年04期
7 刘园园;;责任政府:概念综述与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期
8 罗大明;蒲燕玲;;我国近二十年来责任政府研究概况[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9期
9 周利平;;我国行政道德责任的实现路径分析[J];中国市场;2007年52期
10 耿连颖;;浅谈我国责任政府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敏凯;;试析责任政府的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2 赵蕾;;责任政府新论:一种制度规范的研究[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3 王维翊;;责任政府及其构建途径[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4 王岚;;解读和谐社会中的责任政府[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5 刘丽娟;唐立山;;对我国责任政府建设的思考[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6 杜兴洋;;转型时期新型责任政府的建设[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于春贤;;建设责任政府的路径选择[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8 张凤奎;张志宇;;打造责任政府——通向和谐社会之路[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9 邵景均;;重要的是打造有能力的责任政府[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10 徐福山;;完善问责制度 建设责任政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纪委研究室 邵景均;努力打造责任政府[N];社会科学报;2007年
2 曹诚志;道歉制度:建设责任政府应有之义[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陈婷;到位·归位·不越位[N];四川日报;2006年
4 陈昊 卢琼来 石天;向生平:打造责任政府 建设放心产业[N];团结报;2006年
5 郭洪平;依法行政审批 锻造责任政府[N];检察日报;2003年
6 杨涛;从温总理身上体会“责任政府”[N];东方早报;2008年
7 深编 彭静;构建服务型责任政府[N];中国人事报;2004年
8 见习记者 江煜宸;建立服务型责任政府[N];南方日报;2004年
9 本报评论员;心中要明责 肩上要担责[N];咸宁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凌广志 肖思思;官员问责应是一张“带电的网”[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淑萍;行政分权视野下地方责任政府的构建[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殷冬水;民主:社会正义的生命[D];吉林大学;2008年
3 田侠;行政问责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苏春海;21世纪领导人才可持续发展方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5 高娟;责任政府导向下的政府回应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卜风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7 黄芳;论政府决策行为中的道德责任[D];复旦大学;2007年
8 张世杰;公共治理机制:实现责任行政的途径[D];吉林大学;2008年
9 董银果;SPS措施对猪肉贸易的影响及中国遵从方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朱喜洋;行业监管的公法之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蓉;试析转型时期的我国政府责任[D];山西大学;2005年
2 廖丹子;论责任政府的法治基础[D];浙江大学;2007年
3 吴云霞;政府责任与责任政府[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张慧;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责任政府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张万红;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尹瑶宗;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童玮;责任政府及其方略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8 张永林;当前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蒋松;我国领导人问责制度的实现途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朱婧婧;突发公共事件的行政问责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3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43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