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思想从古代到近代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0-04-29 13:20
【摘要】: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孕育了自己独特的观念、思想和传统。中国古代没有明确的人权概念,并不等于没有人权观念或人权意识。人权所包含的人道精神、大同精神和中国古代儒、道、法三家思想里包含的自由、平等观不谋而合。从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中发展起来的民本思想是人权思想的萌芽。 戊戌变法开创了中国近代第一次人权运动。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梁启超等人提出的“削弱君权、伸张民权”以及“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等丰富的人权思想,成为变法维新运动中的一杆大旗。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高举人权的旗帜,兴起了中国近代第二次人权运动。孙中山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及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五权分立的宪法思想,不但成为民权的有力保障,而且成为民权向人权嬗变的催化剂。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092
本文编号:2644619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09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云;全球化背景下宪法价值的嬗变[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刘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44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4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