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人权全球化与中国人权

发布时间:2020-05-07 12:55
【摘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已步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原本产生于西方文化的人权也正走向全球化。不管人们是否相信,也不管人们是否愿意,人权全球化已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事实并将继续深化。人权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对人权全球化和中国人权进行研究,以期完善我国的人权建设。 本文除前言外共分五章。 第一章介绍人权的概念和属性。人权是按照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应当享有和实际享有的权利,人权具有权利本位性、超越法律性,它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人权普遍性的原则必须同各国国情相结合。 第二章介绍了人权全球化的概念、形成过程、动因分析和影响。人权全球化实际上是有关人权观念、人权理论、人权规则、人权机制等全球性因素不断增进的过程,它经历了萌芽、形成及兴盛三个阶段,人权全球化有其深刻的动因,其根本动因在于人权自身的属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其外在动因,另外,二战后人们对战争的反思加速了人权的全球化。 第三章介绍了人权全球化中的人权实现,指出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都是人权实现的义务主体,人权的实现离不开相关法律和机构的保障,人权全球化的过程中,其核心问题是国家主权与人权的关系问题,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当今世界存在着“人权高于主权”和“主权高于人权”的争论,本文反对将人权和主权对立起来,他们其实是协调一致和统一的,并不存在谁高于谁的问题,人权全球化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第四章介绍了我国人权观的历史演进和中国政府对人权的基本观点,面对人权的全球化,我们应重新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权观,将人权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政治话语,而更应该作为一种法律话语,应该在传统的人权观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和“和谐”观念,“以人为本”是人权保障的理论基础与根本原则,和谐观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权观的精神内核; 第五章着重介绍人权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人权的保障,中国政府是高度重视人权的政府,中国一贯支持并积极参与人权全球化的活动,努力促进国际人权合作与交流,在人权事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的人权建设因为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人权保护方面同国际标准还存在一些差距,为了保障人们享有更充分的人权,必须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建立和完善司法保障制度,推进司法改革,谋求司法独立,实现司法公正,进一步推进行政改革,使政府真正成为有限政府,为了达到《巴黎原则》关于设定国家人权机构的最低标准,建议在全国人大之下设立一个专门人权委员会。 本文不仅为中国在人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保障人权提供了解决途径,而且对于世界和谐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082;D62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新民;;主权与维权[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2 李琪;许桂敏;;主权和人权的冲突与调和——国际刑事法院困境探析[J];南都学坛;2011年04期

3 苏卡妮;;国际责任法的实施难点与有效构建[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4 林度行;;浅谈反致制度[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5 哈利·T·狄金森;胡琦;任东来;;现代英国宪法:改进或颠覆?[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崔晓旭;;主权视角下的法律探析——《社会契约论》第二卷解读[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7 曾康华;;“标普”为何不买美国账[J];人民论坛;2011年S1期

8 张明;;欧元危机的潜在冲击[J];w,

本文编号:2653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53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f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