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社会地位、政治心理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路径

发布时间:2017-03-25 06:07

  本文关键词:社会地位、政治心理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章基于浙江中部地区实证调查所得数据,定量分析了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客观因素,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特别分析了社会地位、政治心理和政治参与之间的多重因果路径。分析发现:政治心理因素对公民政治参与具有重要影响,性别、收入、是否受高等教育对参与公共事务具有重要影响,户口对参与投票有重要影响,职业分层对参与竞选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地位对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参与投票和参与竞选具有负向直接效应,又通过政治效能和政治关心习惯的中介效应对政治参与行为产生正向间接效应,且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相互遮盖,使社会地位对政治参与的总效应不再具有统计解释力;政治民主知识对政治参与不存在直接效应,而是通过政治效能和政治习惯的中介作用对政治参与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社会地位 政治参与 政治心理 中介效应
【分类号】:D03
【正文快照】: 一、引言每一个公民平等地参与社会管理,平等地享受政治权利,一直被认为是民主理论的价值和理想之所在。然而,理想的民主愿景却往往与现实的政治生活不一致,考察现实的公民政治参与状况,并非所有公民都平等地参与政治和享受政治权利,政治冷漠群体的大量存在是政治生活领域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荣;;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居民的地域性自主参与——影响村民在村级选举中参与的各因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年02期

2 孙昕;徐志刚;陶然;苏福兵;;政治信任、社会资本和村民选举参与——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调查的实证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中;;社会转型与长三角发达地区公民公共政策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陈明凡,宋衍涛;政治冲突与整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3 于新恒;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建议[J];长白学刊;2005年05期

4 吴光芸;;协商民主:和谐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J];长白学刊;2007年01期

5 常征;解读《政治参与》:一个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范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陈瑜;地方政府决策民主化问题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杨源;赵杨;;有序民主化: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8 施雪华,邓集文;强化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重大意义[J];长江论坛;2005年04期

9 房晓梅;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10 伍凡;;论民族地区的民主政治建设[J];当代经理人(下半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凡宏;陈向阳;李强华;;西方“民主制行政”的发生机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良;转型期中国农村干群矛盾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2 徐冬青;市场引入条件下的政府、学校和中介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蔡志强;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D];复旦大学;2005年

4 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5 万晓宏;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至2004年)[D];暨南大学;2005年

6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王珏;权力与声誉[D];复旦大学;2006年

8 闫星;美国信息产业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翟桂萍;公共空间的历史性建构:上海社区发展的政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石路;当代中国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润华;决策与立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2 吴萍;村社区公共权力监督动作与制度的偏离[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3 乔志龙;论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实现[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唐清云;人际传播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5 张玉强;公众科学素养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6 胡春光;互联网时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7 吴喜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吉青;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廖慧卿;我国多中心治道发展的社会资本:现状及其成长路径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10 毛明斌;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少敏,吉青;乡村社会对村民选举的回应——对影响村民参与选举的因素的考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赵延东,罗家德;如何测量社会资本:一个经验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3 李友梅;城市基层社会的深层权力秩序[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4 王立梅;计军恒;;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理论导刊;2006年01期

5 田忠;经济市场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J];理论与改革;2001年02期

6 魏星河;;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涵义、特点及价值[J];政治学研究;2007年02期

7 周作瀚;张英洪;;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和参政权[J];政治学研究;2007年02期

8 夏晓丽;赵秀芳;;公民无序政治参与对和谐社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杨敏;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J];社会;2005年05期

10 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J];社会学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月;论公民的文化程度与政治参与的关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刘振洪;平等与不平等:政治参与的困惑[J];阴山学刊;2000年03期

3 赵海月;论教育含量对政治参与的制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4 丁忠甫;;论基层的政治认同[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曹晓静;;国外政治参与理论述评[J];才智;2008年21期

6 胡政;罗维;;论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及其现实启示[J];理论导刊;2009年05期

7 黄玲;;政治参与理论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10年09期

8 肖逸夫;李春梅;谢启秦;;试析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特征[J];大家;2011年04期

9 赵臻;;政治参与和政治现代化的内在张力及其原因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8年02期

10 冯涛;;论政治冷漠的涵义、原因和作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强;张雅丽;;论运用政务网络实现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亚强;;用工具理性实现公共精神——以政务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系统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炳烁;;超越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协商性民主与合法性重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秦树理;;树立科学的自由观[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5 熊万胜;;面对面的紧张:民众与低层级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6 柴宝勇;;政党“吞噬”民主还是民主“抛弃”政党——一项关于西方政党与民主博弈关系的考察论纲[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窦春芳;苗体君;;经济不发达国家推进民主进程的障碍是什么[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波;;高扬平民之政治与社会权利——论孔子学说之人权精神[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9 杜艳菊;;参与式民主与参与渠道问题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孟鑫;;西方新社会运动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刍议政治参与理论[N];学习时报;2005年

2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勇;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N];湖北日报;2000年

3 赵丽江;积极推动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N];光明日报;2003年

4 秦德君博士;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上)[N];发展导报;2001年

5 秦德君博士;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中)[N];发展导报;2001年

6 秦德君;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下)[N];发展导报;2001年

7 苏娅;论当前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N];云南政协报;2002年

8 周平;政治参与——公民的政治行为[N];云南日报;2001年

9 陆德生 纪荣荣 (作者单位:省人大常委会);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N];安徽日报;2001年

10 燕继荣;政治发展研究中的政府能力[N];学习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孟军;寻求发展与稳定的平衡[D];浙江大学;2008年

2 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徐露辉;政治整合论[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丽新;政治主体性的衰落与觉醒[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王慧;公民社会与政治参与[D];湘潭大学;2010年

3 蔡艳宏;对政治冷漠积极意义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9年

4 周婧婧;西方女权主义政治参与思想探析[D];湖南大学;2008年

5 李雨轩;中国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何薇;均衡:政治参与与政治控制机制关系的构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蒲文胜;政治参与的价值浅议——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政治参与[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玉森;要求型政治参与中的政治冲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闫雁;社群主义国家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韩奇;重建与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化建设(1978-1987)[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地位、政治心理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6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8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