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公共协商视域下公共治理运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23:36
【摘要】: 自公共治理理论提出以来,公共行政学界对于“什么是治理”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分歧。因为学界无法在“什么是治理”这一问题上达成基本共识,进一步导致了对“如何进行治理或治理是如何被组织起来”在制度层面的研究更加少,如果不解决治理本身如何进行运作这个问题,那么治理只能停留在设想甚至是理论层面。根据哈贝马斯的协商理论,可以认为公共治理本质是一种交往行为,因此,公共治理的各主体应以公共协商为基础,在公正合理的话语规则和程序下、建立公共理性等以增进理解、达成共识,建立起一种公共治理的网络式合作机制,以达到公共治理的目标。 众所周知,政府的作用和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政府的价值诉求、公共协商中政府的分权,以及如何做到在动态平衡中实现政府的职能,将关系到公共治理运行机制的构建。而且,在公共治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公民精神的培育、公共责任的模糊、多元社会的普遍冲突、合法性危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公共治理更多的沦为一种看起来美好,但是操作起来,困难重重的理论和工具。因此,各主体的参与机制、表达机制、共识达成机制、公共责任机制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关系到公共治理运行机制的设计是“道德乌托邦”的美好理想,还是具有可行性的实践设计。 在理性、真理、主体性、意义被解构、被颠覆,价值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多方的协商对话为多中心治理主体之间相互包容、相互依存、相互参与带来了可能,而机制的构建又使多中心参与协商得以制度化,这必然有利于促进公共治理的有序进行,为公共治理得以实现提供了一条途径和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0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广静;;美国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启示[J];探求;2009年01期

2 蒋苏娅;;公共治理背景下对审计委员会制度完善的理论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9期

3 包国宪;周云飞;;中国政府绩效评价:回顾与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7期

4 盖·卡兰德,罗峰,曾峻;公共治理的新挑战:市场主导经济管理时代对供应链的调控[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贾西津;行政改革与公共治理结构变革的战略思考[J];社会;2004年04期

6 徐铜柱;危机处理能力——行政领导公共治理能力的重要尺度[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邓海娟;黄利红;;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治理对传统行政法的影响[J];法学杂志;2006年02期

8 吴庆;;未成年人网络问题的公共治理——世界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8期

9 谢岳;葛阳;;市场化、民间组织与公共治理[J];学习与探索;2006年06期

10 金荣;;和谐社会中行政法治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文;;生态文明与公共治理[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继力;;公共治理视野下的和谐社会[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正林;;公共治理导向的城市管理体制创新[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宋琪;金青梅;;论社会中介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明伟;;协商民主与公民社会的关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晨;何华玲;;“双重风险社会”中公共治理的困境与重塑[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7 刘勇;徐晓林;;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常丽;;新公共治理、政府绩效评价与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改进[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9 朱德米;;网络状公共治理:合作与共治[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高剑;公共治理如何拥抱市民需求?[N];东莞日报;2009年

2 罗豪才;公共治理的崛起呼唤软法之治[N];法制日报;2008年

3 兵临;公共治理中政府与公民的责任分担[N];检察日报;2009年

4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姜明安;软法:备受现代社会青睐的公共治理手段[N];检察日报;2010年

5 聂平平;公共治理的基本理念[N];光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柏晶伟;公共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7 石敬涛;“铁腕治污”中的公共治理困境[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8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孟繁华;教育公共治理的运行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石敬涛;迷失在奖罚间的秩序与文明[N];法制日报;2010年

10 佛山日报记者 管俊;内调结构外放权限走出公共治理新路[N];佛山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伶;公共治理范式下的地方教育行政职能转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君;我国民族自治县公共治理优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滕世华;公共治理视角下的中国政府改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洪富艳;中国生态功能区治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平;城市信息化与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霍晓英;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汪辉勇;公共价值论[D];湘潭大学;2008年

8 周汝永;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仇志娟;公共治理视角下的灾残人口社会救助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音;公共治理基本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孙文;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公共治理改革的启示[D];山东大学;2011年

3 邓贵川;我国环保运动的公共治理参与:模式与发展[D];南京大学;2012年

4 杜虹;公共治理中的手机媒体参与机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张盛华;标语与我国公共治理[D];山西大学;2010年

6 罗平婷;公共治理视阈中的行政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李慧;公共治理视阈下的中国地方政府改革[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乔林;公共治理框架下艾滋危机的政府应对策略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江晓军;社会管理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贺艺;公共治理视野下非政府组织的整合与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92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92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7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