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国家形象传播的四大原则

发布时间:2017-03-27 08:02

  本文关键词:国家形象传播的四大原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主权国家的国家形象的树立,取决于其对外传播媒体的宣传活动是否富有成效。在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对外传播媒体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平衡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和主动性原则。只有这样,对外传播媒体才能形成自己的公信力,国家的良好形象才能借由对外传播媒体在对象国家的目标受众心目中树立起来。
【作者单位】
【关键词】对外传播媒体 国家形象传播 公信力 目标受众 对象国 良好形象 适度性原则 宣传战 平衡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分类号】:D03;G206
【正文快照】: 由于经济一体化和传播全球化,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社会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而以国家形象为核心的软实力,在国家间的综合实力竞争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家形象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该国对外传播系统的相关报道,这种报道持续连绵,面向全球或特定国家、地区的目标受众;另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名国,周志俊;体育教学艺术价值论[J];安徽体育科技;1999年02期

2 陈录生;古代中西方心理学思想的融合与统一[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黄建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及其在苏中两国的实践[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黎德化;人类环境困境的哲学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黄明哲,赖宏;论党的执政道德建设[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张瑞芬;论政治文明建设[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7 董海原;科技期刊校对技巧[J];编辑学报;1993年04期

8 童华峰;编校合一的弊端及其改进[J];编辑学报;1998年01期

9 宋金寿;毛泽东与王实味的定案[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孙美堂;人的价值:根据与类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骏德;;试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误区[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郑华琼;;舆论监督制度探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萧栋梁;;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格;;毛泽东筹建中央人民政府的计划和基本原则[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布成良;;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之关系[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胡玉伟;;历史的想象与建构——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长征”书写[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7 尚明轩;;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的崛起[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马铭德;;试探莫斯科与孙中山北上的关系[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中国社会形态的转型[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吕伟俊;董宝训;;略论建国初期中国社会转型的几个理论误区[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则孚;知识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孙明;对外开放的新格局[D];厦门大学;2001年

3 吴建华;明代官冗与官缺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贺朝霞;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邹铁力;中国共产党的私营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长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权力监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建华;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杨宏;中俄农业经贸合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9 姜贤求;转型期中的中国宏观调控体系研究——从韩国实践中得到的启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吕坤良;网络言论传播引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碧华;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D];西北大学;2008年

2 和国强;评杜威工具主义真理观[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铁桶;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龙岳华;教育的沉重——由“减负”所引发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赵锦;试论报纸新闻传播的审美系统构筑[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小讲;《法苑珠林》与佛教的民间化——简论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茹;国有企业退出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杰义;产权理论与金融企业制度的产权分析[D];中南林学院;2001年

9 刘振龙;论“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徐华;清末资本市场[D];苏州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国家形象传播的四大原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70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f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