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与现代国家的建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路英;;现代公民社会的公民意识教育[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张西标;;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公民教育[J];魅力中国;2010年10期
3 方德汕;;试议公民社会[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4 魏薇;;论我国大学教育与公民社会的构建[J];现代交际;2016年03期
5 黄志勇;符龙龙;;论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以广东省社会组织的培育与管理为视角[J];前沿;2014年Z3期
6 章明;;试论人民政协在构建公民社会中的作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赵亮;;我国大学教育与公民社会的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0年24期
8 苑芳强;;公民社会建设引领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年05期
9 付利利;孔德元;;培育健康的公民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杜保友;;公民社会: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兆英;;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筠涵;谢波;;网络公民社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1辑[C];2013年
3 苗海强;曹海涛;;公民社会与中国农村[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龙静云;;民间组织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道德整合功能[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5 严向红;;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理论研究与解读[A];和谐社区通讯2016年第3期(总第44期)[C];2016年
6 郁建兴;周俊;;全球公民社会:一个概念性考察[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7 李玉洁;;发挥政府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振国;;浅议我国公民社会与法治理念[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严向红;;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理论研究与解读[A];2016“社区协商民主:诚信与合作”郑州年会会议资料[C];2016年
10 张凤珍;;关于加强农村公民教育的思考[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凯;潘卡基:如何实现全球经济繁荣[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周虹升;西方国家概念的演变[N];社会科学报;2001年
3 王泳;德国“华人慈善教育基金会”成立[N];人民政协报;2008年
4 本报评论员;“信息公开”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前奏[N];南方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李舒瑜;深圳提出建立现代公民社会受关注[N];深圳特区报;2010年
6 祝灵君;现代公民社会中的社会民主[N];学习时报;2007年
7 魏文彪;为深圳建立“公民社会”叫好[N];经济参考报;2010年
8 本报评论员 肖擎;公民社会建设实质是权力再分配[N];长江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红光;E11:首次定义的新兴市场国家概念[N];经济日报;2012年
10 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武装;政治思想史视域下的现代国家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乃圣;公民社会理论视域下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卢小平;共同体的维度——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族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晓鹏;迈向后现代国家:现代国家建构及其未来[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唐立军;马克思的现代国家建构思想及当代启示[D];安徽大学;2019年
5 张镇镇;公民精神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变革[D];上海大学;2010年
6 黄辉祥;村民自治的生长:国家建构与社会发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沈乾飞;芸芸众生:被生活转换的政治[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曾玉梅;公民社会与网络社会两种理论路径下网络社会交往的结构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乐为;公民社会与现代国家的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丽娟;参与式治理视角下我国特色小镇居民参与问题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3 王慧;公民社会与政治参与[D];湘潭大学;2010年
4 林环;公民社会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夺;传统公私观念与现代公民社会的构建[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吕海涛;公民社会与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志立;新时期我国国家与公民社会新型合作模式探析[D];河南大学;2006年
8 孙静;试论台湾公民社会的形成及发展[D];外交学院;2012年
9 段茜;公民社会视角下美国社区的公民参与[D];外交学院;2014年
10 李鹏;构建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05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705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