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罗尔斯正义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02:14
【摘要】: 罗尔斯《正义论》在批判功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平正义”概念,并分析论证了体现“公平正义”的两个原则,试图建立一个“公平正义”为道德基础的体系。但《正义论》也引来了许多批评,罗尔斯在回应学者的批评过程中不断的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他试图在政治范围内来实现伦理道德为基础的社会,并以此种方式来回答学者的批评。《政治自由主义》一书,是他经过反思各种批评后做出的回应。罗尔斯在书中把公平正义理论限制在政治范围内,即政治正义,认为政治自由主义不需要任何形而上学基础,改变了他原来的理论立场,这是他对古典自由主义正义概念理论的创新与超越。 罗尔斯在《正义论》“公平正义”中的“正义”概念属于前期正义概念,《政治自由主义》“政治正义”中的“正义”概念属于后期正义概念。“公平正义”的两个原则为:所有社会价值-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的基础-都要平等的分配,除非对其中的一种价值或所有价值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个人的利益。“政治正义”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指出政治正义的概念不依赖于任何别的哲学学说和宗教学说;二、政治正义概念只是充当一个“民主社会的正义的政治概念”;三、政治概念是实践的,不是形而上学的。同时表达了他的道德建构主义思想。罗尔斯正义理论特别强调社会制度的正义性,而社会制度的正义性是建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坚实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敖素;;权利是否优先于善:桑德尔与罗尔斯之争的焦点及其意义[J];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03期

2 战涛;;让困难群体拥有更多的机会——以罗尔斯公平机会原则为视角[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刘化军;;论沃尔泽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批判[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8期

4 欧阳询;;张君劢政治自由主义中的泛道德主义倾向[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陈诚;;政治权利规范与政治自由主义错位之消弭——基于政治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界分的检视[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张秀;;正义、功利与平等——兼论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J];探索;2011年04期

7 曹钦;;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对中国的现实意义[J];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04期

8 姚大志;;罗尔斯的“基本善”:问题及其修正[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谢列卫;;在社会管理制度层面更加注重公平正义——用罗尔斯正义观重新审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10 李明;杨菲;;亚当·斯密与罗尔斯正义观比较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2 吕晓明;;罗尔斯正义论与公平正义价值观的确立[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3 邱国栋;;罗尔斯正义理论对构建“和谐贵州”的启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从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看我国的教育公平[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包利民;;《罗尔斯篇》——试论斯特劳斯派对现代性学问的挑战[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艾四林;;康德和平思想的当代意义——哈贝马斯、罗尔斯对康德和平思想的改造[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第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义性探析——基于罗尔斯正义第二原则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牙雪琴;;感动你心,温暖我心——开展“在故事中成长”活动[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吕晓明;;公平正义价值的确立[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捷;罗尔斯:正义的温情维度[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童世骏 任重道;“正义”的罗尔斯走了[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何包钢;正义:乌有之情与现实之域[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韦森 ;罗尔斯的最后遗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玉文 摘编;顶尖名牌也需与时俱进[N];中国石化报;2004年

6 水梦云;何为正义,如何公平?[N];南方周末;2003年

7 张国清;打造中国的罗尔斯产业[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王京韬;我们的友谊不只是销售产品 [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9 吴友智江苏省盐城市马沟中学;教育就是播种信念[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范仄(书评人);“主体”权利化之后……[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作辉;罗尔斯正义观念转向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李丹;作为政治建构的公共理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曹瑞涛;多元时代的“正义方舟”[D];浙江大学;2005年

4 贾中海;社会价值的分配正义[D];吉林大学;2004年

5 孙平;当代美国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尹松波;理性与正义——罗尔斯《正义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陈景云;政治与多元善观念[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李志江;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朱万润;零值关系[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宿晓;国际正义与全球正义辨[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晓璐;论罗尔斯的重叠共识理念[D];湘潭大学;2005年

2 白利军;自由与平等之争[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舒适;宪政传统中的罗尔斯正义理论之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逯纪美;罗尔斯的分配正义原则及其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张明;分配正义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王志;罗尔斯正义观的反思与批判[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卞松华;罗尔斯与诺齐克正义理论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郭凌瑜;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再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栋;正义首要性思想:批判与建构[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10 彭定友;从康德式“道德建构主义”走向“政治建构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本文编号:2726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726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9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