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平等:历史与理论的双重审视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曾裕华;;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周育国;石曲;;公共理性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丁智琼;;“快乐即幸福”与“有德即幸福”——伊壁鸠鲁学派与斯多亚学派幸福观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唐慧玲;;政治哲学视野下的罗尔斯差别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宋振美,刘翠娥;道德与文明:谁是权威——卢梭历史观悖论之揭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阳;;监视居住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及完善[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彭彦录;;论君特·格拉斯小说中的反乌托邦情结[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叶国平;;罗尔斯程序正义思想研究——以《正义论》为中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文娟;;共和主义自由与帝国的悖论[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7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李有学;汪来杰;;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李贵连;李启成;;法治(Rule of Law)还是治法——近代中国法治的一点思考[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文洁;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9年
5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李嘉杰;商业贿赂司法解释若干问题评析与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沈军芳;借鉴美国LLC制度之利弊分析及过渡性安排[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怀民;朱磊;;洛克与霍布斯两种自然状态之比较[J];理论观察;2006年01期
2 王威孚;朱磊;;洛克与霍布斯两种自然状态之比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1期
3 武高寿;评“契约与人权对立论”[J];晋阳学刊;2004年06期
4 张康之;;论契约的建立与扬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孙英;;社会契约论新探[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黄忠晶;斯宾诺莎论国家与理性[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张桂琳;自由主义:基于理性的政治论说[J];政法论坛;2005年02期
8 赵竟;吴军安;;论霍布斯对人性的假设[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年11期
9 陈家刚;;多元主义、公民社会与理性:协商民主要素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章林;;自由的历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怀彦;;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程倩;;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工具的与历史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3 张周志;王凯;;政治文明与政治理性[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4 韩水法;;启蒙:开放的或封闭的(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朱晓鹏;;论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民主启蒙性质[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秦树理;;树立科学的自由观[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7 王玉明;;论公共服务内部市场的建构——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8 王岗峰;;西方和谐社会思想的合理因素[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国营;陈宇峰;;哈耶克的政府失灵与公共治理理念及其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10 陈辉;;论公共行政管理方法理性化[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旭;“风暴”之后,应当回归“理性”[N];检察日报;2005年
2 张丽艳;带剑的契约[N];学习时报;2005年
3 刘春;理性的先声[N];学习时报;2003年
4 张丽艳;恰当的规则产生公正的秩序[N];学习时报;2005年
5 李良 郑爱民;把握关键 学用相长[N];中国特产报;2003年
6 吴忠民;平等的价值与平等的神话[N];中国商报;2003年
7 王利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N];大连日报;2005年
8 姚洋;民主的缺陷[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9 耿十翼;西方中世纪的理性与信仰[N];光明日报;2006年
10 宽夫;举报教育乱收费背后的“私权”成长[N];中国经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伟;桑德尔政治哲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周前程;人性与政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万绍和;从古代正义到现代正义[D];浙江大学;2004年
4 尹松波;理性与正义——罗尔斯《正义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李论;论平等价值的证成、批评与反驳[D];吉林大学;2013年
6 王欧;理想的政治秩序如何可能?[D];吉林大学;2005年
7 孙一平;组合式运气平等[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黎;哈耶克自由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刘道军;高西尔“协议道德”思想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健潇;契约论方法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4 郁文彬;论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程昭;人性、契约、国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夏庆波;理性多元与政治正义——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嘉;对自由、正义与和谐社会的追寻[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张超;论怀疑主义对民主的影响[D];华侨大学;2004年
9 王苗;利维坦建构的逻辑和绝对主权[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静;对格林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405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740595.html